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之
图书管理系统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1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设计目的 (3)
需求分析 (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5)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7)
数据流图及程序结构框图 (11)
程序原代码及其实现 (14)
视图及存储过程的代码与实现 (26)
总结 (31)
2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目的
图书馆作为大学中同学们主要利用的场所,必定会是最繁忙的地方。当图书档案由人工看管,登记,修改,增删,查询时,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数据
不安全,并且时间很久之后数据量增加会导致数据检索困难等诸多问题。当图
书馆发展后,过多的数据使图书馆管理问题凸显。
本次课程设计以开发北京工商大学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主题,充分利用现代
科技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将一些可以用计算机来管理的日常事务都进行计
算机化,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更加方便,工作效率也更高。我们将做好的
数据库系统用于图书馆信息管理、图书借阅、图书登记、用户登记、新增和删
减图书等服务项目,利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使图书馆给同学
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是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数据库数
据管理模式,在对图书、读者的管理其实是对图书、读者数据的管理,我们将
图书和读者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并且储存这些信息,然后利用已知信息的更改来
对图书和读者进行管理
需求分析
基本需求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管理层次可划分为了五个部分:图书信息维护,读者信息管理,图书借阅管理,信息查询,管理员信息管理。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1进行新书入库的信息录入及现有图书信息增加、修改以及删除;
②能够实现对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和编辑管理;
③能够进行读者借阅图书的信息管理功能;
④能够进行借阅信息的查询功能;
3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功能
系统的功能分析:
图书管理涉及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图书借阅等多种数据管理。从管理的角度可将图书管理系统分为三类: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用户管理、读者数据管理。
1、图书信息管理包括新购图书、借还、查询信息等操作;
2、系统用户管理包括系统用户类别和用户数据管理;
3、读者数据管理包括读者类别管理和个人数据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
具体功能如下:
1.对所有用户开放的图书查询
2.查询及编辑借阅者个人部分信息
3.借阅者查看个人借阅情况信息
4.根据借阅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报表
5.根据还书情况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并生成报表
6.查询及统计各种信息
7.维护图书信息
8.维护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信息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主要有四大模块:分别为日常工作管理、基本资料维护管理、查询管理、和系统管理。其中日常工作管理和基本资料维护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1.日常工作管理:包括借书管理、还书管理、缴纳罚金
(1)借阅管理:主要功能是记录读者号和图书编号,进行借书过程。在数据库中插入一条借书记录,该记录包括读者ID、图书编号、图书ISBN、借阅日期、应还日期等。
(2)还书管理:主要功能是输入借阅读者号、图书编号,在借阅登记表中找到相应的记录,将该记录的相应数据插入到还书记录中,同时将借书记录删除,并保存在借阅历史记录中。(3)缴纳罚金:输入读者ID,显示该读者的姓名、图书编号、罚款金额。如果读者交纳了罚金,则将借阅登记表的允许借阅标志置为“Y”。删除罚款记录表中该读者对应的记录,将这一条记录同时插入到罚款历史记录表中。
2.基本资料维护管理:包括图书资料维护、读者资料维护
(1)图书资料维护:包括新书的入库新书的数据录入以及现有书籍资料的修改和删除。
4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2)读者资料维护:包括新读者的资料入库以及现有读者资料的查询、修改和删除3.查询管理:包括图书资料查询、读者资料查询、借阅历史记录查询、罚款历
史记录查询
(1)图书资料查询:根据相应的图书信息对所有书籍进行所需查询。此查询包括:图书编号、图书ISBN、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单价、是否借出等。
(2)读者资料查询:根据相应的读者资料进行所需查询。读者号、读者姓名等相关信息。(3)借阅历史记录查询:根据相应的借阅信息进行所需查询。此查询包括:读者号、图书编号、图书ISBN、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实际还书日期。
(4)罚款历史记录查询:根据相应的罚款信息进行所需查询。此查询包括:读者编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应还日期、实际还书日期、所罚金额。
4.系统管理:员工管理、权限管理、标准数据管理
(1)员工管理:包括新管理员信息的录入、密码的修改以及已有管理员信息的编辑。( …… 此处隐藏:547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西方服装史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