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对工程的影响
时间:2025-07-05
时间:2025-07-05
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对工程的影响第一节 风化作用 第二节 地表水地质作用
第三节 地下水及其类型 第四节 地下水与工程建设
由太阳能、生物能和日月引力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主要在 地球表面进行,一般称为外力地质作用;简称外力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以及固结成岩作用。动 力 性 质
风力作用 地表流水作用 地下水作用 湖海作用 冰川作用
4.1 风化作用
4.1 风化作用
4.1 风化作用
4.1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风化 营力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致逐渐分 解的作用。
不同岩石,不同地区,风化壳有很大差 别。其厚度很大差别,大则几百米。
风化类型: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影响因素:
岩石释重上覆岩层遭受剥蚀而卸荷时,使得原覆 岩释重,产生向上或向外的巨大静压力, 形成了一系列节理。
温度变化
物理风化——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影响因素:
岩石释重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的幅度和速度。
球状风化图解
冰劈作用液态水变成冰,体积膨胀9%
盐类结晶胀裂作用温度升高,盐分结晶析出,体积 增大,产生撑裂作用。
物理风化的结果 ——(1)岩石整体性遭到破坏,岩石成为碎屑和松散的矿物颗粒; (2)颗粒变细,使得风化作用转化为化学风化为主。
物理风化——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干旱寒冷的地区,风化深度相对较小。
化学风化——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水、氧及有机体等作用)并产生新矿物的过程。 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地方,风化深度可达百米以上。
主要因素-水、氧气(1) 溶解作用: 可溶性岩石被水溶解。 易溶解的矿物:卤化盐(岩盐、钾盐)-硫酸盐(石膏、硬石膏)-碳酸盐 (石灰岩、白云岩) (2) 水化作用: 水分子进入吸水矿物的结晶格架中。 硬石膏 石膏
(3) 水解作用:矿物与水作用后形成氢氧化物。硅酸盐矿物主要通过此方式破坏。 (4) 碳酸化作用:
水中含有CO2时使水解作用加剧。(5) 氧化作用: 低价化合物变为高价。FeS2—Fe2O3.nH2O
化学风化的结果 ——改变岩石的成分,形成次生矿物。
物理风化的结果 ——(1)岩石整体性遭到
破坏,岩石成为碎屑和松散的矿物颗粒;
(2)颗粒变细,使得风化作用转化为化学风化为主。
生物风化——岩石在动植物及微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既有物理风化特点,又具有化学风化特征。 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地方,风化深度可达百米以上。
生物物理风化机械破坏作用 ——根劈作用 生物化学风化
——生物新陈代谢、遗体腐烂分 解产生有机酸
岩石、矿物--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化学风化等转
变为土壤(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松散物质)。
上一篇:浅析中国古装电视剧及其特点
下一篇:课程设计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