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1《七律 长征》课件 (新版)苏教版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导入新课
以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 润之,笔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韶 山冲一個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 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 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人之一。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等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 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著有《毛泽东 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 、《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诗词手 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 年10月,当时毛泽 东率领中央红军越 过岷山,长征即将 结束。回顾长征一 年来红军所战胜的 无数艰难险阻,他 满怀喜悦的战斗豪 情,以极其轻松的 笔调写下了这首气 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草 书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 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 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 常规要用对仗。
逶迤( wēi yí ):弯曲绵延的样子。 pá ng bó ): 气势雄伟的样子。 磅礴( mí n 岷山(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 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 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 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 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 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 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
总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纲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 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 毅精神。
“远征” “难”
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日 之长 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 之苦
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精读品析
“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 气度不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承“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 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 五
绵延不断
岭 腾 乌 磅礴 蒙 走
突出奔腾气势形容其巍峨高大 突出
它的疾驰状貌,
上一篇:泰州市高港区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