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解析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本文对晶体管混合pi型模型进行了简化分析,并对单管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串联电流负反馈结构对拓展频带的相关结论。
(一) 串联电流负反馈 a.提高上限频率的原理:
下图是串联电流负反馈电路及其高频等效电路。图中的Re是交流反馈电阻。
图
a
图b
本文对晶体管混合pi型模型进行了简化分析,并对单管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串联电流负反馈结构对拓展频带的相关结论。
电流负反馈提高
f
的原理是利用高频区时集电极电流h
.
gmU下
b'e
.
降,负反馈电压. IeRe减小,来减弱
U
e
在高频区的下降。由
Ugm
b'e
图b可以看出,在中频区,由于Re的接入,Ie在上Re的交流电压.
U
e
起了抵消.的作用从而使有反馈时的中频区增益低于无反馈时的
U
g
中频区增益。在高频区,容抗
.
1
Cbe
'
减小,Zbe
'
rb'e
//
C
1
减小,
b'e
U
在发射结上的分压.
g
U
减小,使流过
be
'
R
e
的电流
Ie Ib'e
U
e
gmU
.
b'e
gmU
U
be
'
.
b'e
减小,反馈电压. IeRe减小。因为.一
U
e
U
g
定,.减小又有使.示:
上升的趋势,这一过程可以用下面的符号表
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集电极电流
.
U
.
随f的增高减小得漫一些,在高频区
be
'
gmU也就减小得慢一些,所以fh可以提高。
b'e
应当指出,这种反馈电路只能减小管子的Ic 随f升高而下降,不能补偿输出回路时常数引起的ZL
下降。这是因为:f
升高,
C
1
o
减小,ZL减小,但ZL的减小并不能改变流过Re的电流大小,使反
本文对晶体管混合pi型模型进行了简化分析,并对单管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串联电流负反馈结构对拓展频带的相关结论。
馈电压.和发射结电压.
U
e
U
作相应的调整(适当增大)。
be
'
b.简化模型:
将上述混合π型模型电路简化成如下形式:
其中:
(考虑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电容Co,则c,g端还应并联一个Co)
1.
r
b'g
1 g
m
R r
e
b'e
(
26mV
I
Re)1
cq
C1 R2.
b'em
b'g
e
1
2
f
26mV
Re T Icq
3.
'
g
m
g1 R
mm
e
1
26mV
I
cq
Re
本文对晶体管混合pi型模型进行了简化分析,并对单管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串联电流负反馈结构对拓展频带的相关结论。
4.
C
'm
g
m
Re RL
m
'
1 R
C gRC
'
c
e
1 m
Lc
Re RL
26mV
'
C
c
m
R
e
I
cq
Re
串联电流负反馈与普通共射电路(不加Re)的区别是: 1. 电阻
r
b'e增大了
'
1 g
m
R
'
e倍。
2. 电容Ci Cb'e gmRLCc减小了约1 3. 跨导gm减小了1
进一步简化模型:
gR
m
e倍。
gR
m
e倍。
其中:
(考虑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电容Co,则c,g端还应并联一个Co)
1.
U
.
g''
R
g
1 gR r r 1 gRr
m
e
b'e
bb'
m
e
b'e
U
.
g
本文对晶体管混合pi型模型进行了简化分析,并对单管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串联电流负反馈结构对拓展频带的相关结论。
R
g''
r 1 gR r R
g
bb'
R r
g
bb'
1 g
m
e
b'eb'e
m
Rr
e
26mV
Re 1 Rg rbb' 0 I2. cq
Re 1 Rg rbb'
I
cq
3.
Ci''
Cb'e g
m
Re RL
m
'
1 R
C 2
c
T
1
Re RL
Re
'
C
c
e
26mV
I
b'e
cq
4.
U
.
b'g
1 gR r
R r 1 gRr
m
e
g
bb
'
m
ebe
'
1
RC''U
g''
i
1.
g
考虑到
C
1
RL,
c
'
gR.
输出电压U g'UR
1 RUm
.
'
'
m
L
o
L
bg
'
m
e
b'g
跨导与交流放大倍数间的关系为:
g
m
r
be
'
本文对晶体管混合pi型模型进行了简化分析,并对单管串联电流负反馈放大器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串联电流负反馈结构对拓展频带的相关结论。
根据
U
.
g
和
U
0g
o便可计算出串联电流负反馈的放大倍数
K 。
UK
1 jvsf
vsof
vsf
1
vsof
hf
jhf
其中,
K
vsof
为中频增益
K
vsof
R r r1 FK1 FK
L
b'e
'
< …… 此处隐藏:102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上一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资料
下一篇:教师个人基本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