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六)
时间:2025-01-13
时间:2025-01-13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六)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六)
(二六)余幼时即嗜学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以衾拥覆 衾: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 为: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二六)余幼时即嗜学 答案
1.略2.(1)汤:热水 (2)衾:被子 (3)负:背(背着) (4)为:做(做成)
3.(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 (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 (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
4.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
(二七)六国破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六)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过秦论》
1.正面各句的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诸候之所亡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A.(1)与(2)句意义不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相同。
B.(1)与(2)句意义不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不同。
C.(1)与(2)句意义相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相同。
D.(1)与(2)句意义相同,(3)与(4)句指代的对象不同。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地事秦
A.以有尺寸之地 B.不赂者以赂者丧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至丹以荆卿为计
3.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然则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A. 然而诸候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
B. 然而诸候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C. 既然如此,那么诸候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
D. 既然如此,就诸候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
4.文中引用“抱薪救火”,想要形象地证明的观点是( )
A.薪不尽,火不灭 B.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D。不赂者以赂者丧
(二七)六国破灭 答案 1. B 2. D 3. C 4. B
(二八)《用兵八法》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击),佯北(假装失败)勿......
从(追逐),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è 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缺(让条出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军)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 ....
(选自《孙子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八)《用兵八法》答案
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
2.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意对即可。)
(二九)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六)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
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 三上 ,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三上”文章》作者:欧阳修) .
注:(1)钱思公、谢希深、宋公垂:皆北宋人名。 (2)属思:聚精会神地思考,构思。
1.解释加点的词:
少( ) 语( ) 惟( ) 尤( )
2.翻译加横线的两个句子:
(1) 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2) 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3.上文举了( ) 件事,其共同点是:
4.请列举一个同样能体现上文这种治学精神的名人的例子。
(二九)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答案
1. 不多;告诉;只有;特别(尤其)。
2. (1)没有片刻不拿书的。(2)读书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远处近处,其刻苦学习到了这个地步。
3.三。共同点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学习(甚至连上厕所也读书)。或:笃学。
4.(略)
(三十)贾人渡河
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之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救诸?
渔者曰: 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贾人渡河(gu,经商。) 栖于浮苴(qi,停留。)
B、予尔十金(yu,给以。)勃然作色(bao,蓬勃。)
C、向许百金(xiang,刚才。) 黯然而退(an,不舒服。)
D、舟薄于石(bo,迫近。) 许金不酬(xu,答应。)
2.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号”有两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hao”,义项有:①作名词,表某一名称。②作量词,表人数及次数。③作动词:如“号脉”。一读“hao”,义项有: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喊,②在声哭。“号”在以上文章中出现两次,请根据文意参考字典分别指出其读音并解释其意义。
(1)栖于沲苴之上,号( )焉。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六)
(2)未至,贾人急号( )曰:
3.文中“渔者载而升诸陆”一句中的“诸”与《愚公移山》一文中“ ”一句中的“诸”意思相同,可解释为:
“若,渔者也”一句中的“若”与《陈涉世家》一文中“ ”句中的“若”意思也相同,可解释为:
4.文中与“向许百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
与“舟簿于石又覆”中的“又”相呼应的语句是:
5.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
渔者见死不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
对此,你的看法是:
(三十)贾人渡河答案
1.B
2.(1)hao,大声哭;(2)hao,大声叫喊你, 3.投诸渤海之尾巴;之于;若为佣耕;你。
4.满分2分。今(1分);渡河而亡其舟(1分)
5.满分3分。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0.5分),言而无信,人格贬值(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是许金不酬者也;(0.5分),贪财重利,见死不救,太过冷酷(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