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因素与产业模式研究_丁毓良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第1期(总第290期)
2008年1月
财经问题研究
ResearchonFinancialandEconomicIssues
Number1(GeneralSerialNo1290)
January,
2008
#农业经济#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因素 与产业模式研究
丁毓良,武春友,江照华
112
(11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2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摘 要:本文运用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与方法,建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核算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固定资本存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制度创新、劳动力增长、环境外部性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运用高科技及现代化农业运营方式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成为推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分配理论;产业模式;生态农业中图分类号:
F30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176X(2008)01-0107-06
揭示并研究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对于制定新时期(2007)2020年)的农业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时多采用生产函数法。较为重要的研究有朱希刚等较早地定量研究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他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了中国在各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五0至/九五0)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分别为:19192%、负值、2129%、16136%、26128%、34184%、27166%、34128%和45116%。林毅夫等则认为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同等重要,在他的分析模型中,将土地、劳动、资本、化学肥料作为农业常规投入变量,同时建立其他6个非农业常规投入变量(转变为家庭责任制(HRS)的生产队百分比,市场价格与制造品投入价格的相对价格指数(MP),超购价格与制造品投入价格的相对价格指数(GP),非谷物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NGCA),复种指数(MCI),时间趋势(T))用以估计农业制度变
[1]
迁、价格调整、市场改革和技术变迁的影响。通过计量经济分析,得出制度因素是1978)1984年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的结论。刘艳等选取了农业机械总动力、受灾面积、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业劳动力5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耕地面积和农业化肥施用量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又以耕地面积即土地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劳动力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起着阻碍作用,而以劳动力投入的影响较为明显,机械总动力影响较为微
[3]
弱,其它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杨振宁等设计了8个变量,分为4组来分别代表自然资源、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技术进步这4个影响因素。通过对1985)2004年数据的分析,得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劳动力质量和技术进步起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建议,认为国家在制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推
[4]
动农业科技进步上。
应当指出,上述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如林毅夫等认为制度
[2]
*收稿日期:
2007-10-25
(1973-),男,,ai:l
http://www.77cn.com.cn.
108
因素和技术进步因素同等重要、乔榛等得出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等等,都是符合实际的。但是,目前这些研究并没有得到定论,也没有公认的成果。并且,很多研究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所使用的生产函数法等方法也不够新颖,因而还需要在新的理论方法指导下进行新的开拓性研究。
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型
(一)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认为,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劳动力、固定资本(固定资本存量及固定资产投资)、知识(包括人力资本存量以及科技新知识等)以及制度因素外,经济环境外部性(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外部性因素对农业经济的作用表现为自然生态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自然环境恢复、治理和污染防治的成本增加等环境压力成本,包括农村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社会因素变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成本,还包括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剪刀差,落后区域成熟人才向先进区域流动(由此造成落后区域的人力资本流失),落后区域远离市场中心地,以及先进区域与落后区域的政策环境的变化等等。
(二)经济发展核算的分配理论模型
[7]
财经问题研究 2008年第1期 总第290期
按照上述模型,可以通过求全微分的方法建立起经济发展模型,确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力、人力资本、科技投入、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制度因素及经济环境外部性的关系,从而把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从生产要素的观点看,固定资产存量K和固定资产投资D是两个固定资本要素,而人力资本H和科技新知识S是两个知识要素。
从模型(2)出发,可以推导出下面的经济增长率分解模型:
y=
bK-cSD/KcSD/K+aDLAHBSCDD-1
k+dYY
cSD/K+eSH/L+aCLAHBSC-1DD
+s
Y +
aBLAHB-1SCDD+dSH/L
h
Y
(3)
aALA-1HBSCDD-eSH/L +l+i+q
Y
在式(3)中,y是Y(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率(经济增长率),k是K(固定资本存量)的变化率,d是D(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率,s是S(科技投入)的变化率。h是H(人力资本)的 …… 此处隐藏:908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