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旅游者的气质》教案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旅游者的气质》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2005年6月第三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心理学》教材第6章《旅游者的个性》第一节《旅游者的气质》。下面我从课题定位、本课概况、教学过程设计等三方面对本课进行介绍。
一、课题定位
本节的课题是旅游者的气质,由于《旅游心理学》是建立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之上用来为我们旅游专业服务的应用心理学,所以本节内容在阐述了气质的内涵后探讨了不同类型气质的旅游者的主要表现和接待技巧。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我们旅游服务人员来说,学会分析旅游者气质类型并指导实践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所以本节在本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前一章的需要、兴趣和动机等个性心理倾向性的学习,再加上07603班学生刚从酒店的一线操作中实习归来,在对客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案例,学生对这一节内容也满怀激情和兴趣。通过本节的学习,既能让学生掌握气质的内涵和外在表现等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提高对不同气质类型旅游者的接待技巧,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二、本课概况
(一)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需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能力:1)掌握气质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2)掌握气质测量表的使用方法;
2.过程方法:1)初步具备利用学案帮助课前知识准备的能力;
2)通过影音剪截播放,提高学生通过外在初步判断气质类型的能力;
3)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策略
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减少对气质的神秘感,明白气质的两重
性,并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努力发挥积极性,克服消极
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培养成就感,加深对本专业的热爱。
(二)本课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气质的内涵和外在表现等内容;
2.训练学生通过外在表现初步判断气质类型的能力;
3.以本节内容为基点进行拓展练习,在具体情景中进行服务技巧的训练。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学
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质疑、探究、交流、尝试等多种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新课程下的教师,其责任除了教知识外还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并努力付诸于实践。因此,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学案导学和情景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注重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案的设计,让学生对课前、课堂及课后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在教师提供帮助和设置疑问的过程中自己获得信息,也就展示了学生利用学案进行的主动学习的过程;通过《林黛玉进贾府》视频媒体的直观体验,案例评析的间接体验,小品《急惊风遇到慢郎中》的编排、表演的直接体验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通过小品的编排和表演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展示了学生对自我和他人气质类型揣摩和针对性服务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具体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总的来说有三个重要环节:
(一)课前知识准备
课前知识准备是学习过程的一项首要内容,也是关键所在。学生只有在对将学习内
容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并对某些内容产生质疑的情况下才可能更有效地投入学习。课前知识准备在学案中可以以学法指导和尝试练习等多种形式体现出来。
在学法指导上,我还是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人人都渴望了解自己,所以在课前我给每个学生发了气质量表并让学生测试后得出数据,但是不告诉学生具体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气质”内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预习并掌握气质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在学法指导这一部分,我还设置了预习提示,也就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设置的帮助,因为气质的概念中的心理行为的动力特征主要指的是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比较抽象难懂。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一节课你能认真听老师讲多长时间?假如现在你现在参加大赛拿奖了,你是高兴的放声大笑、微笑或者没有什么大的反映?你是比较注重内在学识的提高还是外表的多变?让学生讨论并思考原因从而来帮助学生课前理解气质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在学法指导之后,我设计了尝试练习,这一环节我认为必不可少,因为没有初步的尝试,任何预习工作都无法体现出效果,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尝试练习的设计能有效地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
在尝试练习的设计上,我利用两种不同的题型来体现分层:填空题难度相对较小,作为必做题处理;选择题和判断题需在对相关的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作答,作为提高题。
在课前知识准备中,无论哪一环节都不会一帆风顺,学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或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对他们的自主学习也起到了积极的铺垫作用。
(二)课堂探究
课堂阅读探究的过 …… 此处隐藏:119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1.金融数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