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主要的社会利益群体

时间:2025-07-08

第三章 当代中国的主要社会利益群体

这里对各个社会利益群体的分析、介 绍一般只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该 群体的基本性质、特点,二是这些群 体的最新发展的状况。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两个直接的后果 “改造”掉了民族工商业者等一部分社会利益

群体,手工业者等群体也由此进入了不断“改 头换面”的时期,并于60年代基本消失; 保留下来的基本社会群体已全部纳入“政治社 会”,“市民社会”退出了中国的社会舞台。

第一节 基本社会利益群体—、工人群体 二、知识分子群体 三、官员群体 四、农业劳动者群体 五、军人群体

—、工人群体 “工人阶级”,在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含义的概念, 实际上其中包含着若干个社会利益群体。 从建国到现在,所有由政府劳动部门管理的体力和 脑力劳动者,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的职工,官员和知识分子都被称为“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实际上是一个广泛的政治概念, 强调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和阶级基础, 以及这部分社会成员同农业人口的身份差 别。即中国统计学意义上的“国家职工” 范畴。 在这里主要分析的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 主体部分,即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知识 分子和官员另做分析。

工人阶级主要包括四个阶层 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

和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职工 私营企业工人 外资企业工人 乡镇企业职工

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工人阶级的基本 部分,工人阶级的分化最初也是从这里 开始的。 “下岗” 私营企业 宪法修正案 工商联 外资企业 外向型经济 外贸依存度 乡镇企业 小城镇化梦想 技术条件

工人阶级的同质性。 各阶层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彼此融 合,追求共同利益成为共识 工人阶级现已不再用理想的眼光和从抽 象的政治角度来审视改革 但存在观望、等待的心态 劳动积极性下降 政治地位下降,经济地位也未上升

工人群体作为国家主人地位的复归,实质是 以适当方式实现早已规定下来了的工人群众 同政权的关系、同生产资料的关系。 工人已经不满足于做终极意义上的所有者和 身份上的主人,他们要在参与中实现自己的 使命。实现这两点: 既取决于全面的改革 也取决于工人阶级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知识分子群体 目前,在中国,广义上的知识分子是指所 有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 狭义的知识分子,是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 水平,又在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或主要从事 专业技术工作的脑力劳动者。

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水平标准,已经由 “中专”提高到了“大专”。他们与企业 中的管理层(即狭义的白领)和官员三部 分人,又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广义上的白 领阶层。

1978年,中国共有广义知识分子(大 专以上)1726.7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 1.8%。 1990年7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 在全国11.4亿人口中,具有中专(不是 大专)以上学历的3380万人,占全国 人口的2.96%。 到2005年底,广义知识分子约有6764万 人,专业技术人员为3200万人。后者基 本上是侠义知识分子的范围。

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 价值意识增强,开放意识强烈,思想 活跃,观念新,学习快; 热心社会和政治事务,对民主参与的 要求比较超前和迫切; 崇尚竞争,要求平等 。

“政治冲击” 反右 “脑体倒挂”, 难以形成具有整 体性的政治力量

第三章:主要的社会利益群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