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几大现代设计思潮对中国设计之影响初探
发布时间:2024-08-25
发布时间:2024-08-25
西方几大现代设计思潮对中国设计之影响初探
西方几大现代设计思潮对中国设计之影响初探
冯 炜
摘 要:1949年之前,西方现代设计史上出现的最著名的几次设计思潮或多或少都对中国本
土的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有些作品直接出自西方设计师之手,它们在中国土
地上留下的学术价值应该予以肯定,而一些中国设计者自觉学习外来设计理念而创作
出的作品更值得探究。本文正是试图以历史的角度初步考察西方几大著名的现代设
计思潮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设计思潮 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
几乎所有的有关中国艺术设计史的论著中都会提到中国
设计的现代化问题,和中国的所有现代化问题一样,设计现代
化的根源亦来自西学思潮。但很少有论著专门谈论西方设计
思潮对中国设计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它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
响了中国设计,节。很显然,计,、争之前,,因为,设计,是伴随着
工业化的到来而出现的,在农业社会,只有工艺,没有设计。而
且,一直到20世纪,在很长时间以来,根本就没有普遍意义上
的“设计”这个词汇。
洋务运动以后,中国开始外派留学生,当时的第一批留日
人员带回的诸多外来语中,对中国设计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图
案”这个词汇。“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外来词语‘设计’、‘艺
术设计’沿用日本的译法,称为‘图案’。狭义的‘图案’概念指
(陈瑞装饰纹样,广义的‘图案’概念已经具有‘设计’的内容。”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以及形形色色的“。,欧洲各国的工业,但产品毫无美当时的美术家不屑过问设计问题,而工厂只管制作,产品和包装远远没有跟上,设计依然只是是工匠的事。当年流行着一种称为“维多利亚式”的矫揉造作的装饰之风,这种繁琐而不利于生产制造的风格经常影响到工业产品。于是一种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出现了,同时这也标志着现代设计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工艺美术运动”反对丑陋的原生的机器构造,同时也反对“维多利亚式”的矫揉造作和过分装饰。
不过,工艺美术运动的初衷是否定现代设计赖以生存的土壤—工业化和机械化,只是在随后的推进中成为有利于工业化的设计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有着几大特点: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
三、讲究简单、朴实,反对哗众取宠;四、提倡哥德式风格;五、推
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不过,这个具
有美妙东方情调的设计运动对中国设计影响甚微,除了在按样
本定制并外销的瓷器上尚能见到该风格之外,在别的领域几乎
一片空白。显而易见,19世纪中期,中国的工业化还没开始,传
统的手工艺品和传统装饰风格尚适应于小规模的、手工业的时
代。不过,近来也有研究表明,在广东沿海地区有过工艺美术
运动的初步传播,不过我们今天几乎见不到几件像样的产自中
国本土的有着“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作品。不过,显而易见的
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未能广泛传播,它对
于工业化和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使得它无法影响更广。但接
下来的一个重要运动—“新艺术运动”则成为一个规模宏大、影林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第7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年)问题是,这个词汇的狭义概念更为人熟知,在这之后很长时间,设计几乎就成为图案装饰。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规模学习西方,与此同时引进的就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方式,设计与制造逐渐分离。但是,直到二战以后,日本才正式采用音译来标示外来语的“设计”一词。因而,在中国,由于有早年第一批留日归国美术家的影响,建立起的设计教育的传统就是在强调“工艺美术”和“图案”。可谓积习已深。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体制下,西方的几大主要的设计思潮还是传到了中国,并在不同的领域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在探讨“影响”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考察论述西方现代设计史上的几大“潮流”—或者说“运动”。现代设计,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诞生
西方几大现代设计思潮对中国设计之影响初探
论 坛
响甚广的运动。
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之后,欧洲大陆也开始了它的现代设计运动,这就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从严格意义上说“新艺术运动”,只是一场运动,而不是某种风格。甚至于,名称都不尽相同,比如,在德国就称为“青年风格”,在奥地利被称为“分离派”,在北欧国家则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虽然理论上认为这场运动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不过它们还是有着有着相似的趣味。“新艺术运动”抛弃了传统的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自于自然形态。在李敏敏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对“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是这样定义的:
“‘新艺术运动’主张师法自然,反对承袭历史风格。‘新艺术运动’的师法自然是完全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反对借鉴任何形式的传统风格,……强调的是追求自然的本质而不是细枝末节,提出发掘决定植物、动物生长发展的内在过程,从自然形式中抽象提汲一种有机的象征性或审美情调。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进而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蜿蜒的线条和流动的形态,以运动感的线条作为形式美的基础,体现出蕴涵在自然
(李敏敏著《世界现代设计史》表面形式中的无尽的活力。”,,第
15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国现代设计家开始面向世界,开始学习西方。不过“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并不一帆风顺,本来,这是一个在建筑、室内装饰、家具设计、海报招贴、书籍装帧等诸多领域均掀起波澜的大范围的设计运动,但在中国,在建筑之外,也就是西人未能涉足的领域,竟然难寻其踪迹。“新艺术运动”令人遗憾地在一个局限的领域里展现辉煌。在“新艺术运动”之后出现的“装饰艺术运动”可谓对前者的反动。“新艺术运动”强调中世纪的、哥德式的、自然风格以及有机形态的装饰,强调手工艺的美,否定机械化的特征;而“装饰艺术运动”恰恰要否定和反对古典的、自然的和有机形态的、强调手工艺的倾向,主张机械化的美感。因而相对于“新艺术”“,装饰艺术”运动反而显得不够装饰,相对简洁的造型或外观是“装饰艺术运动”的一大特色。之所以如此,其中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运动”同时兴起,而现代主义反对的正是强调装饰效果。装饰艺术运动在当时绝对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装饰艺术运动”有着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趋向于采用简单的几何外形,但并不强调几何对称,以直线为基本设计语言,放射型、、。“现代主义运,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前成
。从生产角度来看“装饰艺术运,
动”也的确比之前的设计潮流更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新艺术运动”所强调的曲线、有机形态、非几何化是无法适应大批量机械化生产的,而“装饰艺术运动”主张的机械化的美却适应了批量生产的要求。中国本土的“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作品最值得称道的依然是建筑,特别是在上海。这包括一批高层建筑,有银行、大饭店和公寓等等。其中有名的有1928年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沙逊大厦,这座建筑被人们称为“装饰艺术运动”的典范之作。此后还有1933年的河滨公寓、汉密尔顿大厦、1936年建成的四行储蓄会所公寓(国际饭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了大批中国建筑师的身影。比如1931年的百乐门舞厅、1933年的大上海大戏院、大陆银行、恒利银行、1934年的金城而此时的中国,来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化,“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设计作品出现了。它们的出现主要在建筑领域,而且大多是外国建筑设计师的手笔,这当中比较有名的作品有:俄国建筑家设计的中东铁路系统的许多建筑物,如1903年建成的哈尔滨火车站;1904年建成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和中东铁路局宾馆;1908年建成的中东铁路会办公馆。德国租借的青岛则留下了许多德国新艺术运动风格的“青年风格派”的建筑,比如1904年的德侨住宅;1905年建成的德国总督官邸;1911年建成的青岛俱乐部和基督教福音堂等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现代运输业的出现,
火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火车站也成为“新艺术运动”最大的试验场,除了中东铁路火车站以外,还有1900年建造的北京火车站、1907年建成的上海火车站、1910年的天津火车站、1912年的济南火车站等等,这些作品统统都是外国建筑师的设计。———在当时,建筑设计的流行风格完全是外国人的构造,中国建筑师鲜见,直到1930年,在“新艺术运动”过去的时候,才出现了一个比较有名的、由中国建筑家设计的带有“新艺术运动”特色的沈阳火车站。的确,“新艺术运动”在中国的建筑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由外国人设计的,中国人很少涉足,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忽略这个运动,因为正是在这样一些由外国设计家设计的作品的出现,使得第一批中大戏院、美琪大戏院、广东银行、1935年的浙江兴业银行等等。当然“,装饰艺术运动”也在其他中国大城市流行,比如,1935年的北京大学地质馆和女生宿舍———它们的设计者是建筑家梁思成,天津则有1930年的中国戏院、1936年的渤海大楼,汉口有1936年设计的大孚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银行等等。另外“,装饰艺术运动”不仅在建筑领域,也在其他领域发挥着它的影响,如花布印染、陶瓷、家具与室内设计、绘画、海报、书籍装帧等诸多领域都可看到这个运动的印迹,但总的来说,依然以建筑领域的成就最为卓越。从“装饰艺术运动”开始,中国设计师正式登上了设计历史的舞台。与“装饰艺术运动”同时发生的“现代主义运动”是一场真
西方几大现代设计思潮对中国设计之影响初探
正的世界性的设计运动,它一直延续到当代。正如王受之所说的“: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所有文明国家,可以说无一幸免地都受到现代主义设计的深刻影响,对这个设计风格的反应,又产生了当代的许许多多新的设计运动,产生出形形色色的新风格、新流派
(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来。”,,第107页,中国青年出版叶灵凤本人曾亲自设计了一批具有“立体主义”和“构成主义”风格的封面,即使在今天看来,其风格也是大胆超前的。如果当年的中国有一个顺利的局势的话,现代主义设计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有一个短暂的黄金时间,但是毕竟还是太短暂了,因为在同时期“现代主义设计”,还尚未形成世界化的潮流,而且即使在欧洲,很多设计还仅仅停留规划和理论阶段,等到“现代主义设计”开始向美国和全世界传播的时候,二战爆发又阻碍了它,而等到二战胜利以后,百废待新
的世界正准备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实施“现代主义设计”的时候,中国却笼罩在内战的阴影下,等到“现代主义设计”趋向成熟,并经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时候,红色中国又关闭了对外交流的大门,这使得那种纯然的流行风格的现代主义设计无法在中国立足。
建国以后的中国,现代主义设计并非没有,而是都并不纯粹,很多建筑师在探索民族化的同时试图用现代建筑设计形式去表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尽管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全面学习苏联,但绝大部分建筑都是探索氛围下的产物。这就是,在形式上和功能上接近现代主义,,当然,之列。不过,倒是很鲜明,那是一些尚未美国化和国际化建筑,还保留着清纯的乌托邦气质。比如,著名的798工厂,就具有明显的“包豪斯”风格。
在建筑领域之外,所有的现代主义设计全都销声匿迹,建国前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努力学习和探索的现代主义设计的成就全盘否定,建国后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平面和产品设计单调而粗糙,尽管借鉴了一些民族化的手法,
但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使得求新求美变得困难重重,以至止步不前。等到70年代末,关闭已久的国门再度打开的时候,世界现代设计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阶段,此刻,对现代主义正在进行批判和清算,各种各样的后现代风格出现,但现代主义并未曾隐退,它在努力反省和修正,以便于在多元的设计世界中继续发挥作用。中国设计在当代已经完全融入了世界设计潮流中。中国设计在百余年中不断地引进和吸收了西方的设计思想,也留下许多的经验和教训。现在中国设计依然在学习西方,但这一次真正的深入其中。
参考文献:
[1]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李敏敏.世界现代设计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英]比尔 里斯贝罗.西方建筑[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意]L 本奈沃洛.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西方现代建筑史[M].天社,2002年)“现代主义运动”的定义非常之复杂,其包含范围及其广泛。这是从20世纪初延续到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个时期的运动;同时它也是一个意识形态上的定义,它具有革命性、民主性、个人性、主观性、形式主义,是对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在每个不同的领域里都具有特别的内容和观念,因此,要对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不过,要想简单说一句话来概括“现代主义设计”也并不特别困难,因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 鲁斯曾提出过一句口号“:装饰即罪恶”,———这可被看作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信条,再具体一点就是“形式服从功能”,这是建筑界首先提出来的。在当年的建筑界有一个“新建筑”六项原则:一、从功能出发;二、强调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特性,使其相互适应;原则,为大众服务;四、;行考虑;六、,。,也可看作是设计的现代主义特点。必须指出的是“,现代主义的设计”本身是一个“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但是,战后随着现代主义设计家从欧洲大批移民美国,并适应了美国土壤以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内容被美国的物质主义抽掉了,剩下了一个越来越精炼的、形式化的外壳。以至于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接近终结。谈到中国的“现代主义设计”则更加复杂。我们知道,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发展起来的,但是,同时期,在中国很难见到现代主义建筑的身影。与“装饰艺术运动”正相反“现,代主义设计”遭到普遍的冷遇。当然,为数不多的现代主义建筑还是有的,而且特征鲜明。比如,由刘既漂于1929年设计的杭州西湖博览会会场,这座建筑外观简洁、功能突出、设计思路大胆,具有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在东北日占区也出现过零星的几个类似于“现代主义”风格中的“草原学派”的建筑,比如长春伪满中央银行和总裁公馆等等。除此以外,难见成功之作。不过,在建筑领域之外“,现代主义设计”倒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年的橱窗设计、广告招贴、书籍版面设计等等均有不
少“现代主义运动”的印迹。可以说,这一次,平面设计打败了建筑设计。当年现代主义的“新感觉派”文学风行一时,小说家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第17课 网络文明小公民
下一篇:6.4密度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