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3小学教代会会议记录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大屯小学教代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0.3.16
地点:会议室
出席人员:全体代表
程序:
1、主持人宣布大会议程。
2、校长作报告:《大屯小学毕业生复习方案》。
3、德育主任总结家长的提案的情况。
4、分组讨论报告:《大屯小毕业生复习方案》。
5、教职工代表酝酿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然后进行举手表决: 《大屯小学毕业生复习方案》,全票通过。
6、主持人宣布大会结束。
大屯小学教代会会议记录
时间:2010年9月11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
出席人员:全体教职工代表
主要内容:
讨论:一、大屯小学2010-2011教师考核方案。
二、大屯小学教学工作制度。
三、讨论大屯小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
主要议程:
(一)、由教代会主席说明本次教代会的主要目的和程序。
(二)、 校长对考核奖发放方案、教学工作制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的制定过程,制定依据和重要性进行了必要的讲解和说明。
(三)、教代会主席宣读方案和条例。
(四)、教职工代表酝酿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然后进行举手表决:
1、大屯小学2010-2011教师考核方案,全票通过。
2、大屯小学教学工作制度,全票通过。
3、大屯小学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全票通过。
(五) 校长发言,十分感谢广大教职工代表和全体教师对学校行政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学校将努力做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让学校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前进。
大屯小学教代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1.2.26
地点:会议室
出席人员:全体教职工代表
程序:
1、主持人宣布大会议程。
2、校长作报告:关于校务公开。
3、德育主任总结家长的提案的情况。
4、分组讨论报告:怎样进行校务公开。
5、教职工代表酝酿讨论方案的可行性。然后进行举手表决: 校务公开方案全票通过。
6、主持人宣布大会结束。
大屯小学教代会会议记录
会议时间:2011.9.26
地点:会议室
出席人员:全体代表
会议程序:
一、 校长:建立和谐社会,具体到我们教育部门,就是要建设和谐教育与和谐校园。怎样才能卓有成效,请大家献计献策。措施、方法,可从组织设置,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教学环境、校园各项设施,还可从利益分配、精神鼓励、奖惩、心理因素等多角度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二、代表综合建议:
1、领导要多关心老师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2、老师做错事,领导可以指出来,但是要注意批评方式,特别是大会上的批评语气,有时令人难以接受。
3、要建立和谐校园,凡事领导要以身作则,比如要求老师要认真备课,上公开课,领导能否作表率。
4、大家互相包容、宽容、忍耐,心态平和,欣赏每位教师,机会均匀等,有职业道德。
5、对各种好人好事及工作出色的人员应多点表扬,个别问题应找个人谈话解决。
6、所有民主投票的结果都应该公示。
7、首先要有一支和谐、积极、向上的领导队伍和教师队伍,可通过一些活动增强“团队”精神。
8、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校应创造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如多点提要性的标语)
时间:2012.4.5
地点:办公室
出席人员:全体代表
会议程序:
一、 : 学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成长。每个学期一个专题,45岁以下的老师每人一节公开课。对效果提出质疑,是否可改为其它形式。
二、解决措施、方法: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用什么形式(拟计划、过程、参与人数,如何组织,校内、外?评议、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具体(微观)的建议。
三、综合建议:
1、建设一个课题开展一学年,(上学期探讨示范,下学期巩固)以科组听课为主。
2、结对子,(一名指导老师帮一名老师),指导老师帮扶该老师上公开课。
3、以科组为单位推荐人选上公开课,大家起到学习作用,一个年级组一、两个为宜,4人探讨研究为宜。
时 间:2012.9月16日
地 点: 办公室
会议主题:落实对行为偏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做到排摸仔细,帮教有力。 主持人:
参加人员:各教师代表
会议内容:
:如何加强常规管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开足开齐课程课时,严格执行“课改”规定的课时计划,不随意挤
占课时。
:学校认真落实减负工作,倡导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
学生的发展,抓好“提优、拔中、补差”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
:学校有“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方面的常规管理制度。学校
对教师备课的检查每学期不少于三次,分为期初、期中与期末。在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要求使作业布置更具科学性,布置的作业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巩固与智力的发展。下半年开展了“课堂教学达标创优活动”,对每一个教师进行随堂课听课评价及教学设计评比。
:学校开展质量管理工作。通过阶段性测试与调研,明显地增强了教
师的日常质量意识,也有利于教师责任 …… 此处隐藏:156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如何分析培训需求
下一篇:OEM管理制度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