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重大传媒事件点评 范以锦

发布时间:2021-06-05

2012年,中国传媒面对社会转型和新媒体时代媒体自身的转型,尽心竭力求得某些方面的突破。传媒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在推进中;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打通两个舆论场,有了新的进展;关注社会热点,通过舆论激发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人民网官方微博火爆,为传统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起到了示范作用

事件回放:7月22日凌晨近5时,一条出乎寻常的微博在在人民网、新浪网上发出:“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与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至22日22时30分,共发布微博19条,而网民也热心转发和评论。接着是举世目瞩目的奥运会,每天清晨都对前一日奥运进行总结点评,不乏独到见解。最为考验人的还是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表态,比如对永州遭强暴幼女的母亲因上访被劳教的消息的适时介入。一些无法见报的“敏感”问题,也利用微博比较宽松的环境表明态度。至11月初,人民日报微博在新浪的粉丝量已超过280万。

点评:

与许多官方微博包括官媒微博开通之后处于冷冰状态形成鲜明的反差,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开通后人气急骤飚升,异常火爆,即便很挑剔的意见领袖也给予高度关注和肯定。同是官方微博,何以冰火两重天?人民日报官博的成功,首先是理念的成功。人民日报提出打通体制内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而打通这两论场,传播观念的变革和语境的创新,显得特别重要。2012年11月3日网络热词“屌丝”登上了《人民日报》,两天后即11月5日“元芳,你怎么看?”网络经典句,又出现在《人民日报》上。人民日报在打通两个舆论场方面,为传统媒体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实施办法公布,艰难推进中仍须完善配套措施

事件回放: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该《办法》分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鼓励和支持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大型新闻传媒出版集团公司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鼓励和支持以党报党刊的子报子刊、实力雄厚的行业性报刊出版企业为龙头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形成大型综合性或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点评:

国家主管部门试图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改革牵涉面广,各类报刊情况复杂,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实施办法公布后反应不一,其中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反响较大,须完善配套措施,稳妥推进这一改革。

三、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寻母启事”,在贴近民生中体现新闻报道原则的回归

事件回放:8月1日,文氏4兄弟的母亲走失,4人张贴寻人启事,并驾车寻找。10月19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一消息,费时3分43秒,还出乎寻常公布了家属联系电话,被受众称为“寻母启事”。

点评:

此事件为什么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呢?这不只是文氏四兄弟寻母及社会各界积极协助寻人的事迹感人,还因为这类“寻人”的信息过去很难在中央电视台出现,而现在这类看似寻常的小事竟然上了收视录极高的《新闻联播》,而且播出时间长。这说明央视《新闻联播》在改革中对民生新闻的关注;而受众的强烈反响,也是对央视《新闻联播》回归新闻原则的肯定和更多的期待。

2012重大传媒事件点评 范以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