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的基础, 具有巨大的商业和公益价值(2)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展的基础, 具有巨大的商业和公益价值
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占156种,约为其总数的四分之一;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中国作为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有相当数量的、携带宝贵种质资源的野生近缘种分布,其生境受到严重破坏,形势十分严峻。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恶化的态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不仅在实践上有重要意义,在理论上亦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科学》周刊(Science)自1997年以来多次发表文章总结科学突破、预测世界科技热点和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其中之一即是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议题。从近年来发表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文章的数量上也可以看出这种趋势。除Science 外,Nature 也十分重视发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文章。在2001年5月11日出版的第6783期的 Nature Insight中同时发表了6篇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文章。由此可见其重视生物多样性科学的程度。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1—1997年间,中国科学院主持了三个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大研究项目,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自1997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又分别设立了重大项目,继续强化支持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初步明确了我国一些重要森林、草原、淡水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受损现状及其原因,评估了重要濒危物种的受威胁状态及其致危机制,为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一些工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国家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项目)中又安排了“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专项,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
自2000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以来,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增进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联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起,联合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教育部科技司和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共同组织了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浙江省植物学会、浙江自然博物馆和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协助会议的筹备工作。这项活动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广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人员的积极响应。截止2002年11月12日,已收到论文摘要110篇,经初步审查,将其按特邀报告(16篇)、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15篇)、遗传多样性(7篇)、物种多样性(28篇)、生态系统多样性(33篇)和其他(11篇)六个部分编辑成这本论文摘要集,供与会人员参考。会后将组成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裴克全、侯淑琴、侯继华和浙江大学于明坚编辑,马克平统稿;于兴军、苏宏新和王忠垒同学也参与了编辑工作。在此,谨代表大会组织单位向他们所付出的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内容广泛,可能会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同行朋友提出宝贵意见,以提高会后论文集的编辑质量。
马克平
2002年11月12日于北京香山
上一篇:铸态高韧性球墨铸铁的生产[1]
下一篇:中国硬脂酸皂行业竞争格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