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同步优化训练卷(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七年级主语文试卷
答案:法 都德 《最后一课》 爱国主义
6.文段的“他们”指代的人物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
答案:不同。前个“他们”指孩子们;后个“他们”指普鲁士侵略者。
7.小弗郎士觉得“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因为他在“最后一课”的特殊环境下,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了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因而细心听讲了。
8.小弗郎士为什么称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2分)
答案:因为韩麦尔先生只是一个普通的法语教师,现在由于敌人的侵略,他连在自己祖国的学校里教授祖国语言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表达了小弗朗士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9.“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有什么含意?(3分)
答案: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法国人学德语的愚昧,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慨之情。
10.文段中的“恨不得”和下文的“一下子”表达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情?(2分)
答案:表达了先生希望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牢牢掌握祖国语言的迫切心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6题。(13分)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见过从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绿草旁边淌着的流水吧?你..
有没有注意到,当它还是涓涓细流的时候,就表现了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们为了拦住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个小潭,潭口围着石块,潭边长满青草,还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对于刚刚冒出地面的泉水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舒适的、安逸的小天地。它满可以在这里流连徜徉,直到春花凋谢,秋草枯黄,让这些东西沉落潭底,变成渣滓,连同自己一起在干涸的冬天成为一摊烂泥。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 不了它,小石块 不住它,小花草 不了它,打了一个转身,滑下斜坡,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11.请将“吸引”“挽留”“阻拦”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段的空格中。(3分)
答案:挽留 阻挡 吸引
12.文段中画线部分的“这里”是指;“这些东西”是指 。(2分)
答案:小潭 潭边的青草、野花
13.“它唱着歌,汩汩地向前流去”运用了修辞手法,它在表达效果上的作用是 。(2分)
答案:拟人 生动形象(作用意近即可。)
14.“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用文段中的原话来回答。)(2分) 答案:因为泉水具有倔强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15.文段中加点的“冒”“淌”能不能互换,为什么?(2分)
答案:不能。“冒”是由下向上溢出;“淌”是由高向低漫流。(意近即可。)
16.文段借流向海洋的小水流歌颂了一种(2分)
答案:勇往直前 志向远大(意近即可。)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2题。(13分)
天安门前看升旗
在琐细的日子里,人不知不觉就变得淡漠,似乎只顾着一家三口的事情,其他的人和事..
都不再上心了。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
这回去北京,蓦然就想到当年第一次进京的情景,离天安门老远就在张望,一颗激荡的心几乎就要从心坎里跳出来:那真是如梦似幻的年龄呀!
上一篇:实验室存在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