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口铅锌矿实习报告(3)

时间:2025-04-20

1)石炭系下统大塘阶(C1)砂页岩相对隔水层主要由砂页岩组成,分布于狮岭背斜东翼及矿区北东部,平均厚度20m,厚度变化大,局部有缺失。岩石稳固性差,遇水易膨胀,隔水性不可靠。

2)泥盆系上统天子岭中亚组(D3tb)灰岩、泥灰岩隔水层主要由D3tb 瘤状灰岩,条带状、条纹状灰岩,泥灰岩组成,同时包括其上覆天子岭上亚组(D3tc)中所夹条带状灰岩、泥灰岩。该层位地表出露于狮岭西,往东倾斜潜入深部(0m 标高以下)后,共同组成深部矿体含矿层位的顶板隔水层,平均厚约150m。3)泥盆系中统东岗岭下亚阶(D2da)砂页岩隔水层主要由页岩、粉砂岩、细砂岩、白云岩组成,地表分布于狮岭西,向东倾斜潜入矿区深部后,构成深层含水层的底板隔水层,厚约50m。

第二章采矿工艺

2.1 普通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主要布置在不宜采用斜坡道相通的产状复杂、厚度小的孤立小矿体。此工艺的采场结构参数:中段高40m,采场长度一般为矿体厚度,采场宽度6~10m,底柱高6~7m,拉底巷断面:2×2m2(视采掘设备而定),每分层回采高度3~4m,采用气腿式风钻凿岩,炮眼排距孔距均为0.7~1.0m,采用T2G或ST-2D 型小铲运机出矿。待出矿清场完后,把采装设备吊高,然后进行分层充填,充填高3~4m,充填完成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循环工作。该工艺人员、材料、设备进出困难,作业条件差,除出矿用T2G或小铲运机外,其余都靠人工操作,人工撬毛、护顶、装药等,劳动强度大、设备故障率高、维修困难,采场生产能力一直徘徊在70~80t/d左右。近几年来基本淘汰了,采矿方法如图2所示。

图2 普通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

2.2 盘区机械化上向中深孔分层充填法

从一分段掘进拉底巷道,拉底巷道掘进到达天井位置,在上部天井硐室施工天井,对拉底平巷进行扩帮至两帮矿房充填体,然后开始回采本分层矿石。凿岩采用SL05型上向自动接杆台车钻凿仰角85°~88°的上向炮孔,单钎杆长1.2m,连接四杆,孔深一般在4.8m,布孔按梅花状排列,孔距为1.2m,排距为1.4m,掏槽区孔网一般为1.2 m×1.2m。装药采用装药台车装药,采用导爆索与毫秒雷管非电复式起爆网络爆破。爆破完毕后对顶板进行松石处理。之后采用铲运机将矿石铲出倒到盘区溜井中。出矿清场后,进行分层胶结充填。该工艺从采场的凿岩、爆破、出矿等都有可实现机械化作业,现已形成盘区中深孔机械化配套生产作业线,采场生产能力比普通充填法提高, 近几年来,井下大部分采场都采用该法布置,其采矿比例逐年增大,占矿山总采矿量约65% ,采矿方法如图3。

2.3 无底柱深孔后退式采矿法

先采用手钻回采形成下部硐室,硐室高3m,宽8m。再施工上部凿岩硐室,硐室在施工时应作成拱形,凿岩硐室高度3.6m。切割天井布置在采场的前端,切割天井贯通上部凿岩硐室和底部出矿硐室,规格2.0m×2.0m。利用潜孔钻机在上部凿岩硐室往下打Φ为110mm深孔穿通整个采场,孔距2.2m,排距1.87m。将所有炮孔全部打完之后,在上部凿岩硐室对各排深孔分次装药,分次后退式崩矿,爆破采用非电爆破网路。铲矿采用遥控铲运机铲至盘区溜井。整个采场爆破完毕后对其一次性充填。该工艺具有作业安全性好、管理集中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深受生产单位的厚爱,前几年占采矿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采场综合生产能力达200t/d。采矿方法如图4

4

凡口铅锌矿实习报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