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后中国的国际形势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2012年世界大选后,各国新的领导人对中国的态度与中国在大选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大国战略和大国关系的新调整
2012年,俄、法、美、日等大国先后经历了大选,纷纷开启了重要的政治变革新时期。围绕各自的核心利益,各大国均着眼未来加紧谋篇布局,深入调整内外政策,不断扩大并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牵动着大国关系的调整和演变。
俄罗斯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几年将是决定俄罗斯命运的关键阶段”。当前,俄罗斯国内政策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继续推进俄罗斯的改革和创新, 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改变其国民经济严重依赖原料市场的不利状况,加快从资源型经济模式向创新型经济模式转变的步伐,推动并保持俄罗斯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其一贯追求的“俄罗斯振兴”的构想。要成功实现这一宏伟构想,俄罗斯外交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国家长久稳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不断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发挥俄罗斯的国际影响,“以强大自立确保受到尊重”。2012年3月4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正式揭幕。参加竞选的有代表统一俄罗斯党的普京、代表公正俄罗斯党的米罗诺夫、代表自由民主党的日里诺夫斯基、代表俄罗斯共产党的久加诺夫以及无党籍的普罗霍罗夫等。
普京以得票64.26%的压倒性多数取得选举的完胜,于5月7日正式就任,第三次入主克里姆林宫,任期为六年。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面对欧美经济前景令人堪忧的状况及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对俄罗斯不友好的态度,采取更加务实的立场,调整了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关系,力图抓牢独联体,积极发展对华关系,使俄罗斯的外交更具主动性,以便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俄罗斯的核心利益。面对西方需要俄罗斯的资源与市场,俄罗斯需要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资金的客观现实,俄罗斯巧妙推行了与西方大国“斗而不破”、“疏欧远美”的政策,不仅与美国维持着不冷不热的状, 在对待叙利亚的问题上,俄罗斯与美国的立场大相径庭,在所谓人权问题上两国更是针锋相对、毫不妥协。与此同时,俄罗 斯与欧洲的关系也难有起色。
虽然普京就任总统后首轮出访的国家包括了德国和法国,但在两国仅逗留了一天。面对欧盟特别是德国的所谓人权问题批评,俄罗斯更是进行强力驳斥,导致俄罗斯与德国的关系进入到俄罗斯媒体所称的“冰河时代”。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也很微妙,尽管2012年两国来往比较频繁,但由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领土争端与安全利益矛盾,决定了俄罗斯与日本的关系不可能真正走近,有时还存在恶化的可能。与“疏欧远美”的态度恰恰相反,俄罗斯对中国的政策却十分积极。普京就任总统之后,进一步重申并强调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是俄罗斯外交最优先的方向,中国成为普京首访国家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俄罗斯与中国在叙利亚、伊核、朝核等问题上的相近立场及建立多极世界格局的共同主张,为进一步巩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012年4月22日,法国总统大选首轮投票开始,拉开了法国大选的序幕。经过激烈角逐,代表社会党参选的奥德在第二轮中以获得51.67%的选票战胜了现任总统萨科齐(萨科齐获得48.33%的选票),成为法国新一任总统,于5月15日正式就职。面对法国公共债务居高不下,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失业率高,主权债务评级遭到下调等一系列问题,奥朗德在就职演说中,对内强调将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团结全体法国人结束纷争、恢复信心,承诺要“尊严及简约治国”,并以“希望”带领国家。对外则强调要为欧洲的发展开辟新道路,在面对欧洲债务危机时法国人要有信心,要积极发挥法国优势,让欧洲重新走上经济增长轨道,走出危机。同时也强调,法国要为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在欧洲,奥朗德十分 重视与德国的关系。
其就职典礼刚刚结束,奥朗德就火速前往德国,首次正式会晤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望能够消除两国在欧洲经济政策上的分歧,维护法国和德国在诸多问题上的一致。奥朗德作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