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教学设计(5)
发布时间:2021-06-05
发布时间:2021-06-05
优质课教学设计
3.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4.汇报交流所测得的数据,教师写在汇总表上。
5.对数据进行分析。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水温度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6.引出科学概念(大屏幕PPT显示):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再仔细分析每组数据,找找看,有什么问题?)
四、联想拓展:推测水温的变化
(引导学生推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
1.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有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过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
(预设: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会想到把水放入冰箱,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3.师:这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希望大家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老师演示:往冰箱自带的制冰槽内倒入自来水,放入冰箱冷冻柜内)
(这是一项推测活动,但也希望对推测进行验证,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冰箱冷冻柜内,以待下节课观察水发生的变化,也是为《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
【教材处理及教学建议】
一、正确把握教材和驾驱教材
在教学时,可利用“任务导入——尝试发现——合作探究——联想拓展”的模式构建《测量水的温度》的课堂结构。根据需要,对教材作适当的改编:在第三大环节(测量水的温度)部分安排了“用温度计对1号杯(自来水)的温度的测量”和“用温度计对不同温度的四杯水的连续测量”实验。教材的意图是要求“测量四杯水的温度”,而本设计中仅仅要求每一小组测量“自来水的温度”,不但可以节约实验操作时间,而且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