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课文内容教案(精选19篇)(安塞腰鼓课文诵读)(3)
时间:2025-05-14
时间:2025-05-14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同学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同学自身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测句子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最后,比较阅读,进行文艺鉴赏。
【教学设备】
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境
1、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像。(欣赏录像)
2、问: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各抒己见: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
3、考虑后回答:那么,《安塞腰鼓》这篇文章粗犷、豪迈、激昂 我们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二、诵读,整体感悟
1、倾听同学朗读。(几人分段朗读课文)
2、指名评价:对同学的朗读简单评价。
3、指导朗读:齐读。
4、问: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歌颂激荡的生命和澎湃的力量)
三、揣测句子含义,体会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1、读了本文,你喜欢哪些语段,为什么?(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本文两个写作特点,体会排比的好处。
3、教师答疑,质疑,讨论句子含义,小结。
四、比较阅读
1、比较《安塞腰鼓》与《敬畏生命》在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异同。
2、问: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诗歌里有没歌颂生命和力量的作品?
五、安排作业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文质兼美,大气磅礴的美文。语句铿锵激越,词语简洁
有力,意象生动、意境恢宏,充分展示了力量美、生命美、高原美、后生美,是
篇很好的诵读教材,也是“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的好所在。教学设想
采用“难文浅教”的处理方法,“选点突破”的教学策略,“变讲为读”的教
学手段。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学会在诵读中感悟。在琅琅的诵读中,感知内容,
感悟语言,采宝撷玉;在壮美的氛围中,引起共鸣,受到熏陶,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品读中揣摩美点,感悟语言。
2、体味作者歌咏力量美、生命美、高原美、后生美;挖掘主旨,积累语言。
3、感受作品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
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感悟文章铿锵激越的语言。
教学难点
主旨的挖掘
教法学法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学会在诵读中感悟。
教学流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西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也孕育了中华民
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古秦的底蕴,大唐的雄风,都深深地融在令我们叹服的民族
文化里,而这些又都通过古老的民间艺术展现出来,如浓缩了秦人精神的大秦腔,攫取了陕北人元气和神魂的安塞腰鼓,都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激情与力量,感到黄
土高原的厚重和魅力。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导:全文由“整装待鼓”的静态画面开启,着力刻画了激情昂扬的“擂鼓
舞蹈”画面,又以“戛然而止”的静态画面收束,朗读时要把握住热烈激越的基
调,语气、语速可随画面的变化作调适。
朗读:一女生:1—3段;全体:4—27段;一女生:最后三段
思考:请用“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主体部分用几个片段展示了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请以“__________美”拟
加小标题。
三、诵读课文感悟美点
1、诵读“场面美”
指导:起始男生领读,排比句式男女轮读,其余齐读。
要做到节奏迅疾、重音突出、急速高昂,读出场面的特点。
感受擂鼓场面的特点,指出表现特点的词语(壮阔、豪放、火烈)。
2、诵读“鼓声美”
男生齐读,深情舒缓,读出力度。
找出关键词:它使无形的声音变成了有声的形象,产生了强烈的感
染力、震撼力。
3、诵读“后生美”
指导:男生读好“后生擂鼓”片段,读出精神;女生读好“黄土高原”片段,
读出深情。
感悟:后生美,美在哪里?“元气淋漓”是什么意思?
想象:假如你是导演,欲拍摄“后生擂鼓”这个画面,该设置什么样的背景?
选取什么样的视角?拍摄怎样的对象?
学生谈出创意。提问:“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起到了怎
样的作用?
4、诵读“舞姿美”
女生齐读,读出感情,读出美感
揣摩:在赞颂安塞腰鼓舞姿美时,紧紧扣住了哪个词?(艺术)
5、诵读“意蕴美”
教师范读,学生闭眼体味:体味人鼓合一,体味思想与感情的升华。
教师点拨:看!脚踏黄土高原,背依黄河长风,这群“茂腾腾地”“元气淋
漓”的后生是在舞蹈欢歌,还是在抒写憧憬?是在宣泄激情,还是在展示生命?所有的悲叹劳顿,荣耀好梦都融在这鼓声中。听!从远古响起,欢腾到如今,这是黄土高原的元气和精魂,更是生生不息,代代相承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齐诵“意蕴美”,读出高潮,读出热情和力度。
明确主旨:礼赞腰鼓是为了礼赞力量与生命,礼赞高原与后生 …… 此处隐藏:152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