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7》优秀教学设计(精选20篇)(4)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1.师:听故事有这么独到的见解,平时大家看了不少文章一定有更深刻的感受,想想,自己看过的文章、书籍,有哪一篇或哪一本给你的印象最深,与组上同学交流交流。
2.课件出示说的要求:
(1)简介文章、书籍的主要内容。
(2)哪一点印象最深,为什么?如是文章中一句话或一段话,最好成绩能背诵。
(3)联系实际,说说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对需要指导的要予以帮助。
3.学生在组上交流、介绍自己的一些阅读体会,教师偶尔参与,倾听学生发言,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4.师:今天我们还要在这里开展一个“小小读书交流会”。现在邀请几位同学向大家推荐自己最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生1:我印象中最深的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文章谱写了一首父爱的赞歌,从这父子二人身上似乎让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真诚的诺言,为儿子提供了信赖和力量源泉,儿子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
生2: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写的是鲁滨逊漂流到一座孤岛上,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走出了这座孤岛,说明了人的意志可以战胜一切。
生3:我喜欢的是《麻雀》这篇文章,老麻雀那种无私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觉得我妈妈也有点像那只老麻雀,无私地爱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妈妈。
生4:我读完《麻雀》这篇课文后,却有不同的感受,它使我想起我的小邻居,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妈妈就抛弃了她,现在她跟着她的老奶奶一起生活,非常可怜。我觉得她还不如那只小麻雀,因为她没有妈妈的爱,我也觉得她妈妈不如那只老麻雀。
师:你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同样一篇文章,大家的经历不同感受也就不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说出你独特的感受。
学生继续发言。
三、借鉴点拨
1.读后感就是在读懂一篇文章之后,对你有所启发,有所感动,有时是对整篇文章而言,有时也可能是对文章的某一点有感想。读后感应当以“感”为主,以“叙”为铺。下面是一个学生写的读后感的片段,同学们边看边思考:片段中哪些是对原文的“叙述”,哪些是从原文中发出的“感想”?
《马克思的好学精神》读后感:
马克思十分重视学习外国语言,在他五十岁的时候之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学会了饿文,实在了不起。我学习英文已经一年多的时间,别说精通,就连基本的语法和单词也是稀里糊涂的,主要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得不认真。我想,反正将来也不当什么翻译,何必花这么大力气学外语呢?,马克思说:“外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这句话我要牢牢记住。
2.学生说“叙述”和“感想”部分,然后告诉学生写读后感一定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实际或现实生活方面的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情,写自己的体会。
3.下面再给大家介绍几篇例文,看看读后感的布局谋篇与语言表达都有什么特点。(出示例文,分析探究)
小组派代表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这几篇文章的语言特点不同,有的特别朴实,有的很抒情。
生2:我们组发现,这几篇文章的开头有所不同,有的直接引用文章的语句,有的是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生3:我们还发现,这几篇读后感,都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空话、套话很少,看完后,感觉很亲切。
师小结: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学习,事实上不同的感受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4.通过范文的分析,掌握读后感的一段套路:“引——议——联——结”。
四、自主习作
1.要求:从读过的文章中选一篇你印象最深的,最有感触的。写之前先想想这篇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什么,再选择你的感受点来写。(如这一学期刚学的《挑山工》、《我的泊父鲁迅先生》、《再见了,亲人》等,也可以是课外的读物。)
2.学生写读后感,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推敲》的故事吗?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唐代诗人贾岛作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僧敲月下门”,在大诗人韩愈的指点下,将“推”字改成了“敲”字。)
2.师: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里面有一个字,诗人经过二十多次修改才满意了,你们知道是哪个字吗?
(引导学生知道是“绿”字,并略讲一下“绿”字的精妙之处。)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古人是非常注意修改自己的作品的,难怪他们说“文章不厌百遍改”呢。古人尚且如此,今人也不例外,大文豪鲁迅先生这样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可见,修改是写作多么重要的环节啊。
二、复习要求
指名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读了文章、书籍有体会、有感想,把这些体会、感想写下来, …… 此处隐藏:135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