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说课稿(共13篇)(幼儿园音乐说课稿模板一等奖)(6)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音乐活动自然离不开音乐,而非所以活动配一些音乐就能成为音乐活动,奥尔夫音乐的基本原则之一”音乐(声乐、器乐)语言(包括朗诵)舞蹈(包括动作表演)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本次活动中正体现了这一点。“伸个大懒腰呀”,节奏明快,从而让幼儿在愉悦的音乐活动中自然而然熟悉音乐,感受肢体动作的变化。
二、说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体验用肢体动作表现伸懒腰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爱好和叫声动作变化。
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结合幼儿已有的经验,先让幼儿仔细听音乐,每种小动物的爱好,再请幼儿一起模仿小动物爱爱好的模仿动作。
三、说教学具
1、头饰
2、音乐录音带、录音机、电子琴。
四、说教法、学法
《刚要》中指出,注意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活动。教师应切实地把幼儿园教育的过程看作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注意研究幼儿发展,从孩子的发展中了解“学”,在引导孩子的发展中把握“教”。
(一)教法
1、倾听法。音乐教育中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为倾听,只有在倾听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才能去体会音乐、感悟音乐。本次活动中,我多次让幼儿倾听音乐。
2、分段教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了分段教学的方法,在理解第一段歌词后,再学习第二段、第三段,有助于幼儿快速的熟悉音乐结构,从而进行演唱歌曲的开展。
3、示范引导法。小班幼儿正处于模仿学习阶段,一些技能的获得还需要教师的正确示范和引导,比如伸着脖子叫,教师采用示范的方法,帮助幼儿小指、无名指和中指相互交叉握拳,拇指和食指合拢并伸直的动作。
(二)学法
1、节奏练习。奥尔夫音乐中指出“身体是最好的乐器,捻指、拍手、拍腿等不仅讲究节奏,同时十分注重音色”。在朗诵歌词时,教小朋友按节拍拍手朗诵歌词,从体感入手,把体内的节奏诱发出来。
2、探索学习。在学习伸个大懒腰时,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伸个大懒腰可以向上下左右不同方向伸。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
(1)幼儿背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2)谈话:小花猫很能干,能捉老鼠,累了,它就躺在炕上睡大觉,睡醒了它干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小花猫伸懒腰。
2、朗诵歌词。
(1)师朗诵幼儿倾听。
(2)师领幼儿朗诵歌词。
(3)请幼儿随歌曲的节奏拍手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
(1)听录音谈话:小花猫在干什么?小花猫是怎样叫的?
(2)听录音提问:小花狗爱干什么?它是怎么叫的?
小公鸡在干什么?它是怎样叫的?
(4)幼儿跟录音唱歌曲。
(5)师弹琴幼儿跟唱歌曲。
(6)谈话:那句不好唱?再教唱。
(7)幼儿跟师伴奏唱歌曲。
(8)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9)师幼一起跟录音演唱歌曲。
4、表演歌曲
幼儿分组戴头饰,听音乐轮流边唱边表演歌曲。
5、教师评价
6、创编歌曲
(1)谈话: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唱哪些小动物?
(2)教师帮助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创编及表演歌曲。
一、说教材、说小朋友情况:
1、材料来源:
歌曲《小雨沙沙》,是一首来自幼教刊物上的歌曲。这首歌曲能在春暖花开、春雨飘洒的季节,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它的教学对象应该是大班小朋友,通过我对歌曲的了解和分析后我发现这歌曲非常具有儿童化,旋律优美、易记,歌词通俗、易懂,好学好唱。根据歌曲的特点,对于大班孩子可能较简单了。所以我把这首歌作为中班的教学内容进行,希望也能达到好得效果。
2、小朋友情况分析:
在此活动之前,我对小朋友进行音乐欣赏活动,有时让孩子们听一些音乐,他们能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感受音乐不同的性质:欢快、优美、或是忧伤。让小朋友多进行呼吸练习,及怎样用动听的声音演唱。孩子们以前唱歌时,不会用方法,常常用嗓子喊歌。也不会换气,通常唱得上气不接下气,通过练习以后情况好多了。还鼓励小朋友常常在听音乐的同时创编动作。通过观察我发现,每次孩子们听到音乐时,他们都会情不自禁的动起来,只是有些孩子不自信、不大胆,不敢把动作做出来。因此,我积极的鼓励每个孩子去创编动作,大大的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这些都为本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始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具体为:
(1)萌发小朋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小朋友理解歌曲内容,初步演唱歌曲。
(3)培养小朋友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根据教材的内容、小朋友的情况、和目标的制定,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感知大自然的美好,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活动的难点是: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二、说教法与学法: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对教 …… 此处隐藏:15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