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教学反思(整理16篇)(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故事)(3)

时间:2025-07-10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加深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125×88;101×89你能有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④(100+25)×88等等。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100-1)④101×(80+9)⑤101×(90-1)等。对于不同解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力争达到“用简便计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色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

针对题目多次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习,过段时间以后可以一两天练习一次,再到一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课选择(40+4)x25;(40x4)x25;63x25+63x75;65x103-65x3;56x99+66;125x8;48x102;48x99等。+

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以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x98+72;68x25+68+68x74;32x125x25等。

篇8: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为参加“阳光伙伴”的32 名运动员购买统一服装。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2、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35+25 )×32=35 ×32+25 ×32 这个等式,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根据“老师还有其他选择吗”?这一问题,再次引出(35+25 )×32=35 ×32+25 ×32 ,最后,要求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引导学生再观察,让学生说明自己发现的规律。这样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过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

3、教完之后,感觉在练习的设计上,还太拘礼与课本,虽然引导学生发现了定律,但没有相配套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应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对如何用活、用好教材还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篇9: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什么?

生:张阿姨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钱?

师:能自己列式解答吗?(教师巡视,学生解答)

让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分别板演。

师:说说65×5+45×5这种解答方法是怎样想到的?

生: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多少元?

师:(65+45)×5这种方法呢?

生: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呢?

生:想的方法不同导致列的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师: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连接?

生:等号揭示:(65+45)×5=65×5+45×5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它们有什么联系吗?(从数,运算符号思考)

生:结果相等,都有三个数,5左边出现了1次,右边出现了两次,左边先加再乘,右边先乘再加……

师:等号左边先算什么?右边呢?

生:等号左边是65加45的和乘5,右边是65乘5的积加45乘5的积。

师:你能模仿着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学生试写

学生列举验证,教师将学生列举的等式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等式两边的得数。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像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师:由此你想到些什么?

生:这里有规律。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这种普遍存在的规律呢?

生:(字母、符号、文字)

师:试着写一写吧

生:(a+b)×c=a×c+b×c

(△+○)×□=△×□+○×□

师:小结:像这样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他们的积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指着算式说)

顺着读,(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面去看)反过来读乘法分配律

反思:

乘法分配律一课是苏教国标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接触过加法、乘法的验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识,对此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个运算律是从学生解决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地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 …… 此处隐藏:16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教学反思(整理16篇)(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故事)(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