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月总结(共18篇)(教学工作总结教师)(11)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4、进一步完善导学案的设计,使其更加适应我校学生实际。
导学案的编制是在了解学情,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教材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如果不了解学情,那就是纸上谈兵。所以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借鉴网上的导学案,一定要切合实际,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无需教师讲解,学生一目了然知道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另外,同学科若有两位教师,那么主备教师设计的一定是符合他自己班级的导学案,另一名教师能完全适用吗?因此,另一名教师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备课,可以在原有的导学案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标注。其他教师也如此,课前要进行二次备课,完善导学案,课中、课后要进行补备,使其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
5、充分利用小组学习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团队意识。小组学习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会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可是,在课堂上,我们有些教师不能很好的组织学生评价,有的教师虽然及时组织评价,也只是敷衍了事,根本起不到作用。在这一个月里,学生评价做的较好的教师有:孟庆鋆、马莉、蔡莱新、王淑焕、郎丽霞。希望大家今后能够重视小组评价,不只是展示规范、学习能力的评价,更是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提高质疑能力的过程。并且通过小组得分,来肯定小组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具有向上的动力。
6、要积极听课评课,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我校刚刚开始实行“五步三查”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感到迷茫、无助,我们班级数少、同学科教师数又少,所以,我们只能借鉴学习本校其他年级、其他学科教师的经验,也就是通过多听课、评课的方式来积累经验,达到改变自己教学模式的目的。评课时,大家要畅所欲言,不要因为顾及上课教师的面子而只唱赞歌。现在,我们处于起步阶段,更需要大家指出的.是不足之处或者建议,把自己的想法提出后,大家共同研讨,得出有效的改进,才能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被听课的教师,也不要因为他人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不高兴,这也是积累经验、改变教学模式、使自己快速提高的有效方式。
总之,通过大家一个月来的共同努力,我们已初见成效,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同心协力,使我校的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乐园。
本学期和教务处的两个主任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
1、抓各项制度、计划的修改、制定、落实工作
根据校长的安排。修改和制定了以下制度:《教师常规要求》、《教师量化细则》、《教研制度》、《教研组长职责》、《教研组量化细则》、《师徒结对制度及量化细则》、《集体办公制度》、《考试奖励方案》等,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铺石引路,同时,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又要求教研组长写出学科教研计划和教学进度,在期中考试结束后,根据时间和内容再一次调整教学进度,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复习。
2、“五本一卷”管理
对教师的要求是: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和理论学习,做一份中考试题,做好备课和作业批改以及批改记录。
对组长的要求:每月对本组老师的五本一卷根据备课、批改的要求量化表全面的检查一次,并如实填写,月底将检查结果上报教务处,并及时反馈给每一个老师,以便于及时改进。从几次检查的结果来看,有一些感觉做的还不实,不细,所以本周教务处会深入到年级组检查,以促进教师工作。
3、抓阶段性考试工作
二、集体办公的落实
实行教师早上节节课签到,我、刘主任、石主任一天三查。现在各老师基本上能按时坐下来做与教学有关的事。已经由被动接受转化成一种自觉行为。
存在问题:
1、教研组长的签到还有水分,建议由各老师自己签名,教研组长负责写上课老师和发表、收表。
2、办公室讨论声音大,其他老师不能静心备课批改。要静、净。
3、办公室的厚重。
三、教研
三个阶段的听课:
1、大面积的听课摸底,摸清现状
2、个别学科学案的摸索探究引领课
3、“说讲评”一体化活动的开展
4、同课异构活动
感受:
1、草根教研虽能解决上课过程中得一些实际问题,但还需要专门抽一段时间来加强教研
2、师徒结对工作的进一步强化,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还需加强
四、电教
资源库的充实,预期目标是:本学期末各科试题、课件、学案等基本能上传全。
措施:继续培训课件、学案的制作,同时培训如何上传文件。要求各老师把自己的东西积极上传到网上,学期末统计量化加分。
五、课改
高效课堂的实质是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来自我学习。
计划:1、下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学案引领课
2、下下周全校全面展开学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