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22课《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及点评(两篇)(五柳先生传在哪一册语文课本(3)

时间:2025-07-13

生:这篇自传中没有写这个人的名字,而且没有交代这个人的生平事迹,只写了一些小事来显示他的志趣

师:她说了两点,故意隐去他的姓名字号,含蓄之美;不写大事写小事,表现人物的生平特点

生:我觉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没有太多的修饰,很自然,很率真

师:我们要求的是语言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比如在这个自画像中,陶渊明有很多文字是哭穷的,能不能把他哭穷的文字读一读?

(生读“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

师:从哪些方面来写他穷?

生:吃、喝、穿、住

师:还有一些地方也写他穷的

生:家贫不能常得

师:想喝点小酒家里没钱从这些方面来极度渲染他的贫穷,他哭穷的目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用他物质上的贫乏来衬托他精神上的高尚

师:他用了一个词:衬托这里写“贫”,是为了突出他贫贱不改其志,愈贫,他的人格、他的坚守愈是高贵(板书:写贫贱 安贫乐道)

课文里还提到了一个人——黔娄,陶渊明把自己比作黔娄这一类人,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都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

师:他们具有共同的品质还有别的原因吗?可以看课文注解

生:都是隐士

师:身份一样但是我以为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请同学们看资料介绍

(屏显)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聘他任宰相,黔娄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绝;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以无功不受禄而拒绝,他是一个不受卿相之聘的高人

黔娄贫困一生,死后停尸在破窗之下,身着旧袍,垫烂草席,盖的短衾竟不能蔽体

(生齐读)

师:黔娄是这样的一个人,拒绝高官厚禄,贫穷一生,直到死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没有改变自己的操守那么陶渊明自比黔娄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生:他可能为了表明自己也和黔娄一样,坚守自己的操守,淡泊名利

师:陶渊明想表达的意识是说:我即使贫穷一生,也断然不会改变我的节操所以在这里写黔娄表现诗人清高坚守的决心(板书:比黔娄 清高坚守)

我们看,黔娄死的时候盖的短衾竟不能蔽体黔娄死后,孔子的弟子曾参前去吊唁,发现这个被子太短了,黔娄的脚露在外面,这是不合古代礼仪的曾参就建议把被子斜过来盖黔娄之妻说:先生生前一直是很正的,我不能在他死后让他不正黔娄之妻是真正懂黔娄的,这个“正”字特别有意味所以我觉得陶渊明在这里表达一种清高自守的决心,他的内心其实是有一种正气的,不为世俗所左右,不为艰难所左右,因此《五柳先生传》还是一曲正气歌(师板书)多少文人改变自己的操守去迎合,去附庸,但是他没有,因为内心有正气在

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这篇文章有172个字,但是用了9个“不”字,请同学们把带“不”字的词语圈起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你觉得这样一篇短小的文章,用了这么多“不”有什么用意吗?

生:我认为是为了表现他坚定的信念

师:表现他坚定的信念就用“不”吗?好像不仅仅是如此我们来看看把“不”去掉怎么理解

(屏显)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师:慕荣利是指哪些人?

生:世人

师:求甚解的是哪些人?那些好清谈、空谈的人,他们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吝情去留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明想走又不走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是当时社会的众生相,当时的人都在追求功名富贵,而五柳先生用这个“不”表达的是他的决心,这其实就是陶渊明在与恶俗的世风、糜烂的社会现实高声地说“不”所以,文章用了那么多的“不”是有深意的,是为了表现他的特立独行,他与这个社会、世风、人情是不一样的(板书:用“不”字 特立独行)

刚才有位同学说贫贱是衬托安贫乐道,比黔娄是衬托自己的清高坚守,前面是反衬,后面是正衬,用“不”也是反衬所以衬托是的主要的表现手法(板书:衬托)

(屏显)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表现手法叫“衬托”用衬托手法来写自传,既起到了强调作用,又显得含蓄内敛

(生齐读)

师:含蓄内敛表现在他用了那么多的“不”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又不显得疾言厉色大家知道屈原也是一个与社会风俗格格不入的人,屈原选择的方式是什么?

生:投江

师:这种行为让我们敬畏,但是我觉得陶渊明比他做的更好陶渊明隐居以后追求自己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自己精神境界的超脱,所以陶渊明给我们后代的知识分子营建了一个精神家园(师板书:精神家园)

当我们面对恶俗的社会风气的时候,我们固然需要出淤泥而不染,但是我们更需要有自己内心丰富的精神追求所以,陶渊明对后代的诗人影响很大,比如杜甫、李白、苏轼……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做了四件事:

(屏显)

细读

析读

说读

吟读

我们通过吟读来感受文章的音韵 …… 此处隐藏:144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八下22课《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及点评(两篇)(五柳先生传在哪一册语文课本(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