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长城谣 一片槐树叶)》教案2(合集7篇)(《长城》诗歌)(3)
时间:2025-05-11
时间:2025-05-11
5.总结诗歌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重点探讨体会作者如何营造意境,5.听教师评讲,细细品味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及艺术特色。
《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花垣团结中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第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一)文学常识
席慕容, 著名女诗人,第一本诗集 。
纪弦,原名 ,曾用笔名 。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是 和 。他的诗诗风明快,善嘲讽。主要作品集有: 、、。
(二)音、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隘口( )山巅( )损坏( )蝉翼( )蹲踞( )荒莽( )
(三)《长城谣》整体研读
1.诗根据内容的侧重和运用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 、、。
《长城谣》属于 。
2.这首诗的意象是 ,它象征着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用了第 人称。这样写的好处是 。
(四)《长城谣》分节阅读
1.在第一节中作者用 、来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用这两个词一来修饰?
2 .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3.第三节作者引用了《 》的.句子。“黄河,留进我不眠的梦中”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试想一下,作者现在在想些什么?
第二课时
二 、合作学习
(一)《一片槐树叶》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54年,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捡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的出现,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借着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 的感情。
(二)赏析《一片槐树叶》
体裁:
意象:
时间线索:现在- -
感情线索:伤感- -
双线合并:伤感这片槐树叶的神奇- -
1第一节的句子缩成简单的陈述句是 ,作者为什么要对这句话前面加上非常繁复的修饰性定语? 作者连用了三个“一片”,起到了什么作用?
2第二节中作者一个“ ”字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槐树叶在这寄托了 。
3第三节中的“槐花香的季节”是在 季。关于这个季节,你想到了什么?
一、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学得两首诗都是借长城和槐树叶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的,请你列举出一些表达这类感情的句子。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长城谣、一片槐树叶》导学案设计
编写:P德育 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小组 第5周用
一、学习目标:
1、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掌握诗歌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二、学习内容:
1、了解作者席慕容和纪弦及写作背景。
2、了解长城和槐树的知识及文学作品。
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隘口( ) 歌谣( )蹲 踞( ) 山 巅( ) 焚起( )荒莽( )些微( )蝉翼敕( ) 敕勒川( )
2、辨析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谣( ) 赦( ) 槐( )
徭( ) 敕( ) 愧( )
四、自主学习:
1、第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2、第一首诗为何以地名\\\\\\'敕勒\\\\\\'、\\\\\\'阴山\\\\\\'、\\\\\\'黄河\\\\\\'抒情?
3、第二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4、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五、合作探究:
《长城谣》
席慕容
1、齐读第一节思考:你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诗人在客观呈现长城的历史面貌后,诗人是怎样写出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影响的?
3、齐读第三节,讨论应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感受作者浓烈的思乡情怀。
4、集体朗诵本诗,初步总结诗歌的写作方法。
《一片槐树叶》
纪弦
1、齐读后讨论本首诗的线索。
2、作者为什么要在“一片槐树叶”前加非常繁复的`修饰性定语?
3、为什么这片槐树叶会引起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反应?
4、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在结尾部分加深感情的流露的?
5、集体朗诵本诗,进一步总结诗歌的写作方法。
六、课后反思
P德育
一片槐树叶和长城谣的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焉支( ) 隘口( ) 蹲踞( ) 焚起( )敕勒( )
蝉翼( ) 沾着( ) 槐树( ) 山巅( )
2.易误读的字音
蹲踞jù 不读jū 敕勒chì 不读shè 隘口ài 不读yì
沾着zhān 不读niǎn 蝉翼chán 不读dān
3. 形近字
┏焉:焉支 ┏踞:蹲踞 ┏敕:敕免 ┏沾:沾湿
┗嫣:嫣红 ┗裙:衣裙 ┗蔌:野蔌 ┗粘:粘性
4. 词语解释。 …… 此处隐藏:100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