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文)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教学内容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共几课时
共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感受文中小朋友奉献爱心、关人、 尊老爱残的美好品质。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掌握生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
资源
小黑板、生字卡片。
预习
设计
1.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自学生字,按笔顺书空。
3.试着概括地说说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谈话交流。
2.板书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3、解题
盲婆婆。
(1)理解“盲”。
(2)教学生字“婆”。
(3)体验盲人。
2.介绍蝈蝈。
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25分钟
1.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第一类词语:
绿色 邻居 唱歌 难忘
童年 田野 欢乐 往日
相机理解:
难忘:不容易忘掉。
童年:儿童时代。
邻居:住在离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往日:以前的日子,或从前。
(2)指名朗读课文。
(3)分清课文层次。
(4)齐读全文。
三、指导写字 10分钟
1.认读生字:
婆 绿 邻 居
2.帮助识记。
3.汇报交流。
4.学生描红、临写。
(放轻音乐。)
版块一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世界助残日)这一天,各地都要开展各种活动,弘扬爱心,更好地关心残疾人。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故事。
(齐读课题两遍。)
3.解释课题
(1)盲(máng),眼睛瞎了,看不见东西。(2)婆,读pó。上下结构,上面是“波”,下面是“女”。婆婆,课文里是孩子对老年妇女的尊称。
(3)盲婆婆是一位眼睛瞎了的老年妇女。请你闭上眼睛,做一分钟盲人,你有什么感受?
2.蝈蝈:一种虫儿,绿色,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地方称它“叫哥哥”。
3.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谁送的?为什么要送?)
版块二 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小黑板出示学习单:
(1)读第一遍,划出生字词,标好自然段。
(2)读第二遍,读通句子。
(3)读第三遍,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时间:5分钟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
①指名读,领读,齐读。
②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理解,哪些还不懂,一起来交流。
(2)谁来读读课文,你愿意读哪个小节,就读哪个小节,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
(交流、齐读。)
(3)出示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学生边看书边思考怎么填序号。
( )“我”的心意。
( )“我”的愿望。
( )“我”送蝈蝈。
( )“我”的信心。
讨论,指名填序号(依次为2、3、1、4)
小结:全诗共四小节,依次写了“我”送蝈蝈、“我”的心意、“我”的愿望、“我”的信心。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版块三 学写生字
1.小黑板出示:婆 绿 邻 居 。
谁来读读这一课的几个生字?
2.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个,把它教给你的小伙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教师相机范写。
4.教师巡视,查看笔顺,提醒写字姿势。
作业
设计
1.《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2.为这课所学的生字组组词。
教学内容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共几课时
共3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练习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读好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意向。
教学
重难点
重难点:读好课文,激起学生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爱心。
教学
资源
教学挂图、小黑板。
预习
设计
给“婆 绿 邻 居”四个生字扩词
熟练朗读课文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读题导入。4分钟
出示课题,齐读。
指名朗读诗歌
二、精读课文。30分钟
(一)第一自然段10分钟
学习单1:
轻声朗读第一小节,说说读懂了一只怎样的蝈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画出有关的词语。
时间:2分钟
1.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①会唱歌的
②绿色的
2.认识课文中的小主人公。
(1)理解:乐呵呵
(2)读好第一句话:乐呵呵地捉回一只绿色的蝈蝈。
3.交流为什么要把蝈蝈送给盲婆婆。
理解:喜滋滋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第二自然段10分钟
1.引读第二自然段。
2.指导朗读
3.理解句子: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4.学习单2:
想象一下,明明怎样和盲婆婆说这件事,盲婆婆又会说些什么?同桌之间模拟对话。
时间:2分钟
展示交流:师生、生生角色扮演,以演促 …… 此处隐藏:141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