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赏析(于永正公开课视频)(2)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3.注重积累和感悟,扎实训练,尽可能使课堂教学有情有趣。
师:那么文中的“——”表示什么……生:省略;
生:语气延长。
师:为什么要延长呢?生:有疑问。
师:请你再读一读。
师:好!小小的标点符号都有学问,请你连起来读。(生读)。
师:棒!太棒了!这小节主要用对话的形式写的。如果你们读熟了,装在脑子里,字字入目,连标点也不放过,以后写对话就没问题。请同学们慢慢读,细细品味,最好能背下来。
师:现在我们来表演读。我演伯父。王珊演周晔,同学们演客人,来我家做客,但不能吃,认真听,最后必须哈哈大笑。(表演)
师:同学们笑得真开心,体现伯父对他的关心。
生:周晔很天真可爱,体现伯父对他的关心。
师:周晔,你知道大家笑什么吗?
周晔:我很可爱。
师:是吗?
周晔:旧社会很黑暗,鲁迅先生受迫害。
师:我为什么受迫害!当时社会太黑暗了,我就写文章揭露它,敌人要杀害我,我用了100多个假名字发表文章,苏联作家高尔基请我去苏联避难,我不去。
师:伯父说话多有意思啊,多风趣啊。想到这里,望着伯父的遗体,再也得不到伯父的爱抚,多么地悲伤啊!请同学们读“我呆呆地望着……掉下来”这句话。
于老师融“导演、演员”于一体,他能“导”学生“演”,又能自己演。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入情入境,一些难点词、句在这种情境之中,理解、感悟起来形象具体,轻松愉快。
四、总结课文,前后呼应,首尾联系,自然点题,以读写作结,引向生活。
师:鲁迅去世后,周晔在女佣人那里听到一件事,请同学们读阿三的话。
师:听了这件事,周晔从内心发出——
生:“的确……为别人想得多。”(读两遍)
师:“别人”指哪些人?生:劳动人民。
师:课文中指——生:车夫、女佣、“我”。
师:不仅是“我”,还有广大劳动人民、广大的少年儿童。伯父去世了,所以去吊唁的人有——
生:工人,有学生,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爱戴鲁迅先生呢?
生:(朗读)“的确………为别人想得多。”
师:所以,读书要注意前后联系。读到这儿,黑板上的词句都懂了吗?
师:“饱经风霜”懂了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写下来。用“这位车夫才三十来岁……”开头。(学生练习写,最后请学生上台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的规律。”于老师重视朗读、感悟和积累,更重视迁移、运用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