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1(伟大的悲剧内容概括)(2)
时间:2025-05-12
时间:2025-05-12
⑶ 寂寞 寂静
⑷ 悲惨 悲壮
3、⑴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将国旗首先插在那里。不仅完成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的愿望,还为祖国赢得荣誉。
⑵ 应该能理解。因为他们经历了那样的艰难挫折才到达目的地,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希望得到的一切已被别人夺走了。不仅如此,回程将面临更大的困难,这当然会让他们非常地失望、沮丧。
作者并没因斯科特是失败者而看轻他们,而是对他们的遭遇抱着深深的同情和遗憾,对他们失望沮丧的情绪也十分理解。作者还从中发现了宝贵的人类精神并且竭力颂扬,所以称之为“伟大的悲剧”。
⑶ 回程必须严格按原来的足迹走,否则会错过物质贮藏点,况且他们精力与精神已远不如来时那么充沛。
五、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内容,阅读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完成一篇阅读笔记。(详见课本P164)
2.假如斯科特探险队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他们会怎么样?有什么样的表现?怎样的语言?请借助想象创设情境,用鲜活的文字表现这一激动兴奋的场面。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抓重点片断研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联系实际体验与反思。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改、互查,推举优秀习作在班上交流,师生共同评点。
二、研读与赏析
1、请学生默读质疑,调动生活体验,研讨探究疑难,深入理解课文意旨。
教师搜集整理学生疑难,鼓励合作探究以释疑。学生疑难可能涉及:
⑴ 课文第2语段中“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⑵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⑶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⑷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依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⑴ 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古语说:“成者王侯败者寇”,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们接受心理以及社会现实氛围的揭示。对斯科特南极探险悲剧的评判,茨威格显然以作传的事实,在给失败者以应有的历史位置,在启迪人们去深入长久地思考事件的意义。
⑵ 句中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耀武扬威、洋洋得意”的挪威国旗的猎猎作响传达出斯科特和伙伴此刻的心情,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就是胜利者阿蒙森的得意神色的表白。
⑶ 在诚实、守信的文化传统的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这样,他的人格的高尚,才赢得人们的尊敬。
⑷ “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严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2、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思考:
⑴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文中事例说明。
⑵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结同学们的意见,明确:
⑴ 首先斯科特他们身上鲜明地表现出人类不懈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南极探险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坚毅、执著、勇于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归途中与死亡抗争,是何其悲壮、何其豪气冲天。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恶劣环境和生死关头,能够团结协作,甚至不惜为团体、为同伴献出生命,奥茨独自走向茫茫风雪去迎接死神只为减轻队员负担即是撼人心魄的例证。他们身上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心,对祖国民族、同伴亲友的一片挚爱之情正是支撑他们英勇行为的强大动力之一,斯科特最后的遗书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斯科特还具有令人敬佩的诚信风度,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人格的高尚,令人敬佩。
⑵ 从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所折射出的人类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活动本身和那个时代,成为全人类跨时代、地域的宝贵精神财富。即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三、体验与反思
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并引用名言为斯科特实现生命价值的行为佐证。
在发言中引导学生学习探险队员团结合作、为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发探 …… 此处隐藏:119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