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教学设计(荒岛余生选自什么小说)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学生现状分析】
很多学生对《鲁宾孙漂流记》这类作品是很感兴趣的,有一些学生在课外已经读过这本书,他们深深地沉醉在主人公惊险的冒险生活中,小说“奇”与“险”这两个重要元素形成了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动力。可是由于当今时代的学生们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对父母、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猎奇上面,不能深入挖掘人物英雄主义背后的精神力量和作品所蕴涵的丰富的生活哲理。
【教学建议】
一、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形近字,积累近义词和成语。
2、抓住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3、感悟主人公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从中领悟学会生存的道理。
二、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学生对这类作品具有浓厚的兴趣,应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在对问题的研讨中,完成学习。教学中以主人公的奋斗精神为重点,逐步引导学生发掘作品的内涵,宜分组探究、合作,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对人物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提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并相互沟通,在充分的交流中通过读、感、析、议、问、答,实现目标。
学生在学习中,要做好预习,掌握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形近字、成语等,查找课文的相关资料,熟悉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在阅读中,学会边读书边作批注。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多媒体播放电影剪辑画面)
最近有一部美国电影《明日之后》,讲述在人类的未来,地球遭受巨大风暴的袭击,美国的许多大城市成为冰冻的世界,整个国家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与混乱中,人们纷纷逃离家园,这时候,有几个青年人留在冰雪覆盖的城市里,风暴还在继续,他们怎么办?当然,影片的结尾是皆大欢喜,几个人安然无恙,他们怎么活下来的?在最艰苦的时候他们怎么想的?电影给了我们答案,但是,我还想到一句话“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这句话在电影画面播放后打出)说这句话的人是英国人笛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脍炙人口的小说《鲁宾孙漂流记》的一部分。
二、学习课文
1、在预习的基础上,研讨问题,掌握文章思路,突出理解鲁宾孙的奋斗意志。(学生的合作与探究)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先来初步探讨一下课文的有关问题。(多媒体展示)
⑴ 刚刚流落到荒岛上时,鲁宾孙是怎样想的?他找到了什么活下去的理由?
⑵ 他有哪些困难?为了生存,他做了哪些事情?
⑶ 身处逆境中,他是怎样安慰自己的?
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各选一个问题,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讨论并在书上勾画出关键词、句,推举一名发言人回答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完成地很好,下面请根据刚才的研究情况,把这个表填写完整。(多媒体展示)
要不要活(1~3):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顽强地生存下去。
怎样活(4~9)物质问题:。
活得更好(10~12):分析自己的精神世界,进一步调整自己生存的心态。
问:在鲁宾孙的生存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做的哪件事情?为什么?
学生分两大组朗读课文“坏处”与“好处”的对照部分。读后讨论: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2、全面把握鲁宾孙这个人物形象:
我们分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你能用简明的语言把鲁宾孙在文中的心路历程表述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看谁写得最好。(参考答案:悲观恐惧──冷静思考──寻找生存物质──提升精神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鲁宾孙战胜困难的积极性、主动性,而避免学生认为鲁宾孙的运气好。
教师质疑:(师生互动)
谁能帮我解答这个问题:鲁宾孙当然是一个英雄,可是文章开头写的却是他的恐惧、他的绝望,这是否影响了人物的高大形象?
同学自由讨论:你认为鲁宾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从这个人物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发?你认为什么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呢?(开放性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参考答案:一个乐观、积极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挫折,勇于战胜自己,善于在逆境中摸索出路的人。
3、学生质疑(学生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对课文学习提出疑问,学生能够解决的由同学解决,不能解决的或寻求老师帮助,或留待课后解决。
4、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人类首先应该克服的是自身对困难的恐惧。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困难;只有超越自我,才能超越逆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面临许多挫折和失败,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 …… 此处隐藏:142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马》说课设计(马说的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