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学设计(斑羚飞渡教案精讲)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设计一:比较阅读
一、比较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先阅读课文,重点读9~14自然段,弄清斑羚在绝境中求生和自救的过程,感受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斑羚创造生命的奇迹不仅在于老一辈的牺牲精神,更在于“对接”过程中的和谐与精巧。
发给学生选文《老鹰的再生》进行阅读,看老鹰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也显示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老鹰的再生
老鹰是世界上寿伞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
当 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岸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
老鹰开始飞翔,重新获得再过30年的岁月!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
比较与思考:不必面面俱到,主要在以下三个“点”上进行思考。
1、仿写:如果说课文显示了用生命换取生命的精神,那么,选文就显示了用生命更新生命的意志。
思考的角度自然延伸到“集体”与“单个”、“献身”与“除旧”、“瞬间”与“长时”等多方面,比较的深度也自然加深了。
2、启示:课文在赞美斑羚牺牲精神时,特别颂扬了它们的智慧。牺牲精神与高度智慧的完美统一,就是对我们的启示。而选文在最后一段,就把老鹰再生给我们的启示写明确了。是不是再没有新的启示角度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课文中“组织者”的重要性,选文中“方法”的重要性,等等。
引导学生写出自己领会的新的启示。
3、议论:课文与选文都在记叙的过程中加进了议论。课文用的是赞叹,选文用的是延伸。如果我们把课文的第14段和选文的最后一段拿掉,写进自己的议论,会怎样写呢?
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找到最佳的视角,并用精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比较打猎者的态度
发给学生选文《富翁和狼》,进行阅读:
富翁和狼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三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向导点点头。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放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
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狩猎,可是从来没像这一次给他如此大的触动。过去,他曾捕获过无数的猎物──斑马、小牛、羚羊甚至狮子,这些猎物在营地大多被当作美餐,当天分而食之,然而这匹狼却让他产生了“让它继续活着”的念头。
狩猎时,这匹狼被追到一个近似于“丁”字形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面包抄过来的向导,他也端着一把枪,狼夹在中间;在这种情况下,狼本来可以选择岔道挑掉,可是它没有那么做。当时富翁很不明白,狼为什么不选择岔道,而是迎着向导的枪口冲过去,准备夺路而逃。难道那条岔道比向导的枪口更危险吗?
狼在夺路时被捕获,它的臀部中了弹。面对富翁的迷惑,向导说:“埃托沙的狼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知道只要夺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选择没有猎枪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条,因为那条看似平坦的路上必有陷阱,这是它们在长期与猎人周旋中悟出的道理。”
富翁听了向导的话,非常震惊。据说,那匹狼最后被救治成功,如今在纳米比亚埃托沙禁猎公园里生活,所有的生活费用由那位富翁提供,因为富翁感激它告诉他这么一个道理:在这个相互竞争的社会里,真正的陷阱会伪装成机会,真正的机会也会伪装成陷阱。
课文和选文都写了打猎者把动物逼到了绝境,写了动物在绝境中的求生与自救,也写了打猎者对它们的态度。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态度,让每一个学生都用“我发现…””写一句话。
例:
1、我发现动物在绝境时的表现往往能给人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并改变人对动物的态度。
2、我发现尊重生命,甚至是人们长期抱有成见的生命,才是地球村美满与和谐的真谛。“斩尽杀绝”势必危及自身;“与狼共舞”方可平衡天地。
3、我发现课文中狩猎队的人们始终都没有改变对斑羚的态度,让斑羚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而他们却铸成了生命的悲哀。
设计二:质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