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镇2011届高三调研测试(二)(5)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的标志是人的思维摆脱了愚昧,走上了正常的轨迹。我注意到,面对破坏力强大的风,人们已经从迎战转为躲避,避其锋芒、尖锐,不再侈谈人定胜天这类空话。渔船靠港、学校放假,举村迁移,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觉醒和进步——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加紧要,人在大自然自然面前低头,并不是人类的羞耻。
⑧在风中,我们长大。
(选自《十月》,有删节)
11.文章第③节描写了家庭生活温馨的一幕,请分析其表达特色。(4分)
12.文章第⑥节写《战台风》这出戏,有何作用?(6分)
13.文章题目“在风中长大”中“长大”的内涵有哪些?(4分)
14.本文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予以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史铁生的坦荡辞世是一个示范
王一方
2010年12月30日傍晚,史铁生静静地躺在朝阳医院急诊区的手推板床上,呼吸微弱,命悬一线。那天下午,他突发脑溢血。旋即被送至离家不远的朝阳医院。晚上九点多,临床教授凌锋闻讯赶来,轻轻翻开史铁生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渐渐放大。环顾四周,一片纷乱。于是,凌锋迅速联络,将史铁生转到宣武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作为有丰富颅脑外科急救经验的临床教授,她将预后告知了史夫人陈希米。没有太多的解释,陈希米告诉凌锋,放弃一切介入性的急救举措。她平静地签署了停止治疗的知情同意书。陈希米说,这不是她即兴的决定,而是史铁生生前郑重的预嘱。
根据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的程序安排,凌锋联系了协调华北地区器官捐献的天津红十字会,陈希米郑重地签署了捐献肝脏和角膜的文件——“铁生讲过,把能用的器官都捐了。”
那时,铁生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然而,他硬是坚持到天津红十字会取器官的大夫赶到,才舒缓地呼出最后一口气,以便让每一个捐献的脏器都处在血液正常灌注状态。凌锋大夫不由得感慨:铁生真坚强。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在安魂曲中向铁生鞠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9个小时后,铁生的肝脏、角膜在两个新的生命体中开始工作,铁生的生命依然在延续。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是一位肝脏外科专家,也是国内著名的器官移植专家,他深知由于活体器官供给的匮乏,贻误了一大批完全可以通过移植手术重新获得生命活力的病友。
上一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1)
下一篇:数据结构试题-考研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