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考试题库(13)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666
5、 勘察一般分如下几个阶段: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及施工勘察。
二、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总和。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动力地质现象、天然建材等。
2、活断层:活断层或称活动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者近期曾有过活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活断层一般是沿已有断层产生错动,它常常发生在现代构造应力场活跃进的地方,可以直接影响第四纪松散土层。
3、岩石质量指标(RQD):是指每个钻进回次中大于或等于10cm的柱状岩芯的长度总和与每回次总进尺之比(%)。
4、岩土指标的标准值:岩土指标的标准值是指岩土指标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乘统计修正系数。
5、结构面:地质发展历史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方向、一定规模、一定形态和特性的地质界面,是岩体中力学强度较低的部位或岩性相对软弱的夹层,构成岩体的不连续面。
三、判断题
1、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性质即岩石的抗冻性。(³)
2、碎屑结构是岩浆岩特有的结构类型。(³)
3、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产状应当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
4、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即时倾向。(³)
5、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
6、常水头试验常用于测定粘性土的渗透系数。(³)
7、按滑动的力学性质,滑坡可分为牵引式滑坡和推动滑坡两种类型。(√)
8、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³)
9、静力触探适用于碎石土层。(³)
10、红粘土是由碳酸盐类岩石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
四、简答题
1、 烈度、基本烈度、场地烈度分别指什么?
衡量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指标是烈度;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一般场地条件下所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度;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2、 坡积土、冲积土和洪积土是如何形成的?
坡积土是岩石风化产物在地表水的作用下被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冲积土是河流水的地质作用将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坡积、洪积物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洪积土是山洪急流、暴雨或骤然大量的融雪水形成搬运力很大的急流所形成的沉积物。
3、岩体结构类型和工程特征?
整体状结构:整体强度高、岩体稳定。块状结构:结构面相互牵制,岩体基本稳定。层状结构:为各向异性体,稳定性较差。碎裂状结构:变形和强度受软弱结构面控制,稳定性很差。散体状结构:完整性遭到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散介质。
4、 地质勘探的方法有哪些?
勘探一般包括坑探、钻探和物探等。
5、 岩石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岩石的风化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五、分析综述
分析冲积平原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答:在工程地质特征上,卵石、砾石及密实砂层的承载波力较高,作为建筑物地基是比较稳定的。细砂具有不太大的压缩性,饱和进边坡不稳定。至于淤泥、泥炭和松软的黏性土,如作为地基,则建筑物会发生
上一篇: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总
下一篇:山地户外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