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四(5)

发布时间:2021-06-05

明清两代戏曲在吸收古典舞、民间舞的同时,又大量吸收武术应用在各种开打场面中。民间歌舞向戏曲形式转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某些民间歌舞,一方面向戏曲发展成为地方歌舞小戏,或大型剧种,或与其他剧种合流;另一方面,原有的歌舞形式仍然在民间流传,比如湖南民间歌舞《地花鼓》发展成为“花鼓戏”,然《地花鼓》仍保持原来的样式在民间流传,并且不断地互相影响,彼此补充、丰富。

3.20世纪30年代“学堂歌舞”的代表作及其作为美育教育的社会作用

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学堂歌舞。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乐曲与歌词结合密切,朗朗上口,易于流传。作品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结合很紧,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如宣传因材施教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教育孩子诚实,富于同情心,热爱小动物的《麻雀与小孩》;教育孩子团结友爱的《三蝴蝶》(图150);倾诉孤儿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的《可怜的秋香》等等,都曾在学堂美育教育中起到过良好的作用。这些歌舞在全国流传,甚至传播到偏僻的城镇,成为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

4.简述唐代宫廷燕乐(宴乐)及其所包含的舞蹈名目。

宫廷燕乐是用于宫廷大典或重大节日,兼具礼仪性,典礼性,欣赏性,娱乐性于一体的宫廷乐舞。 它包括《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

5.简述商代舞蹈发展有何新成就?

一是,舞蹈发展成为一种表演艺术,是舞蹈艺术的一大进步。奴隶制是最残酷的剥削制。由于要满足奴隶主以乐舞享乐的需要,出现了最早的专业乐舞艺人——乐舞奴隶。他(她)们以此为生,必然要努力提高技艺。于是,舞蹈发展成为一种表演艺术。二是,宗教祭祀舞蹈——巫舞的发展。殷商时代,是神权统治的时代。求神媚神的巫舞得到发展。甲骨文的诸多记载,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巫是最早的宗教舞者。三是,最早的、记录舞蹈的文字——甲骨文、金文的出现,证明中华民族舞蹈文化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距今已有3600余年。

四、论述题:(30分)

1.为什么舞蹈艺术在辽、宋、西夏、金时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答:舞蹈以独立的姿态经历了辉煌的唐代,到元朝被杂剧吸收运用,成其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综观整个转变过程,其中有着舞蹈本身内在发展的谘然性,也有着元杂剧作家矛盾、失衡的心理驱动,客观上初步完成了杂剧的多元统一,从而使舞蹈融入新的艺术样式——杂剧。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争和战乱频繁的年代,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得以彻底改观。但是,由于战乱持续多年,社会文化特别是舞蹈艺术的发展受到了较多的打

中国古代舞蹈史复习资料四(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