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冲刺班材料分析题模拟题2(毛特,近代(18)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材料分析题模拟题2(毛特,近代史),名师内部辅导资料。
③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④正确认识和处理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
第四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模拟试题(每题10分。共11题)
1.材料1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未来结果》中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确,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被卑鄙的利益驱使的,在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上也很愚钝”,但是“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材料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解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
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
(1)应该如何全面理解由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入侵东方国家带来的后果?
(2)怎样认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略 中过造成的后果?
1.答案要点:
(1)马克思认为,英国入侵印度所造成的后果是两方面的,一是破坏性的作用,给印度人民带来的,并不是福祉,而是极其深重的灾难;二是建设性的作用,他们的蒸汽机和科学还是在印度摧毁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摧毁了农村公社的经济基础,由此在亚洲造成了“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与东方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所作的分析是科学的。他不仅没有为殖民主义辩护,而且强调进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摆脱外国的枷锁正是被摧毁的东方社会获得重建和新生的前提。这些论断,对于我们认识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关系,也具有指导意义。 .。
(2)①外国资本主主义的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与可能。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②但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对近代中国来说,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破坏性作用是最主要的。
③总之,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他们又残酷
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请回答:
如何正确评价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2.答案要点:
上一篇:辩论赛活动的个人总结
下一篇:产品生产成本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