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3)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图1 RMT模型
除了提出的RMT模型,还有另外一种能让使硬件相对实现灵活转发能力的技术:Flow Adapter。它主要运用了互联网分层处理问题的思想,将路由器的功能面也进行了分层处理。该技术将交换机分为三层上层是可以实时匹配更新的软件层面,底层则是相对固定的硬件处理中心,所以很容易就能猜到中层是连接两个业务层的纽带。中层将上层软件层下达的转发规则和命令传输给底层硬件层执行,所以就兼顾了硬件转发效率高和软件操作转发灵活的优势。
在控制层主要的依赖器件就是控制器,控制器在整个网络中面向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户能便捷迅速的管理网络和进行数据转发收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的提升。文献[1]主要介绍了两种改进控制器的方法:一种是采用多线程的控制模式,另一种是通过增加分布式控制器数量,实现扁平式和层次式控制模式。然后介绍了主流接口语言的研究发展,实现控制语言抽象。最后,深入分析了控制器的一致性、可用性和容错性等特性。
文献[2]和文献[3]的主要着重点是论述介绍了实现SDN该技术所要具备的主体技术构成。谈到SDN就一定会提起OpenFlow技术,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斯坦福大学 Clean Slate 研究组关于网络安全与管理的 Ethane 项目。OpenFlow协议现在已经发展成最主要的SDN数据控制层协议。基于OpenFlow的交换机主要是有三部分组成:流表、安全信道以及OpenFlow协议。涉及SDN南向接口的OpenFlow技术协议仍在不断完善中。因为基于OpenFlow的网络具有可编程的特性,所以人们将SDN于OpenFlow相结合。在SDN的框架中OpenFlow协议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数据层与控制层。在SDN框架图(图2所示)中,基础设施层、控制层与应用层的分工很明确,OpenFlow的南向接口作用也很清晰。中间的控制层集中维护网络状态,并通过南向接口(控制和数据平面接口,如Open Flow)获取底层基础设施信息,同时为应用层提供可扩展的北向接口。目前,ONF 仍在制定和完善南向接口Open Flow 协议,面向应用的可编程北向接口仍处在需求讨论阶段。应用层根据网络不同的应用需求,调用控制层的北向接口,实现不同功能的应用程序。通过这种软件模式,网络管理者能够通过动态的 SDN应用程序来配置、管理和优化底层的网络资源,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
下一篇:反击式破碎机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