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地悲剧(3)

时间:2025-07-07

求关系,从而导致价格下降。同时,进口国政府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态度,也必然对进口产品的数量和进口产品的增长速度有一个容忍的最大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

贸易摩擦,进口国会采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措施限制进口数量,甚至禁止进口。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出口竞争中出现了量增价低的“公地悲剧”,是因为中国出口产品的市场结构符合“公地悲剧”的假设,即中国同行业出口厂商数量众多,而且都是中小企业,对市场没有控制力,符合“公地悲剧”中牧羊人的特质;中国出口的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水平低,没有品牌效应,同质化严重,形如牧羊人的羊。每个牧羊人、出口商的单个行为都不会影响整个市场,但是所有牧羊人、所有出口厂商的行为选择却影响了整个牧场和市场。

[编辑]

“公地悲剧”说明的是产权不明,使得企业和个人使用资源的直接成本小于社会所需付出的成本,而使资源被过度使用。就企业而言,由于产权高度抽象模糊,职工没有产权意识,没有行使产权的内在动机。其结果是,产权流于“国家所有。人人所有,又人人没有”,以及“人人所有,人人没有。谁都应负责任。谁都不负责任”的状况,因而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方面职工对企业漠不关心,不爱护;另一个方面,短期思想严重,只想分光吃净,竭泽而渔,不愿扩大再生产。前者导致资源利用不足,后者导致资源滥用。

应对之策:

1、明确和稳定产权。

尽可能地将资源或企业的所有权明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科斯定理证明,一旦产权明确规定,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络、谈判、签约等等的成本足够低,则无论将产权划归给谁,最终总能达到该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同样道理,只有做好企业的产权安排,才能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对国有企业而言,应明确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必须指出的是,产权稳定和产权明确同等重要。如果产权不稳定,即使产权明确,也会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的使用。

2、配合企业制度改革,力争做到公共产品私人供给。

基于具有公地特性的国有企业往往发生“悲剧”这样的现实,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领域,保持在非竞争性领域的地位。为此,我们应积极探讨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问题。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形式总的来说有三种:一、私人完全供给,指公共产品的投资、生产以及修缮由私人来单独完成,私人通过收费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费用。二、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指在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过程中私人和政府形成某种联合,即政府对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如政府补贴私人植树造林等;三、私人与社区的联合供给,指私人与社区通过有条件的联合来提供公共产品,社区可给予私人一些优惠政策如提供场地等,这样私人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来提供社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私人供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私人生产的积极性,让公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3、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委托、代理、搭便车、机会主义问题研究。

由于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是一个虚置、模糊的概念,因而具体到某个企业,当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时,厂长、经理们往往会中饱私囊(如公费旅游等),增大代理费用,使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即所谓委托——代理问题。当职工意识到个人努力程度与企业经营相关不大时,便会产生出工不出力、损公肥私等搭便车与机会主义行为。因此,代理组织的建立固然可以大大降低产权的行使成本,但由于传统的公有制经济模式缺乏一套对代理人的约束机制,使

什么是公地悲剧(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