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翻译教学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21-06-12
发布时间:2021-06-12
立体化翻译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翻译教学作为培养和塑造翻译人才的途径,已不能满足目前社会与文化立体化的需求。翻译教学在目标、任务、手段、翻译理论、教学模式、参与主体和环境等方面都应该实现立体化,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发展需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主要从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入手来讨论翻译教学立体化实施的必要性、过程和作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翻译教学 立体化
在我国的翻译史上,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思想运动,更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被当成一种职业和技能。当代的翻译更是冲破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束缚,进军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翻译从自身来说已经实现了立体化,因而翻译课程立体化的实现已经刻不容缓。
一、立体化翻译教学的定位
翻译教学是普通外语人才和专业人才之间的纽带。但很久以来,由于缺乏正确定位,翻译教学的发展一直滞后。“学科管理与决策部门对翻译学科的本质与特征缺乏一致认识,不能对翻译学科进行正确的定位”。因此,对翻译教学尤其是立体化翻译教学的正确定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穆雷在《在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中对翻译教学的分类,我国目前的翻译教学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为辅助外语教学的教学翻译;二是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三是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专业教学。这三个层次如金字塔般排列,第一个层次作为基础,为外语人才的成长提供基础;第二个层次是一、三两个层次之间的过渡,既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翻译教学必须与“教学翻译”相区别。所谓的教学翻译实际上是外语教学的一种手段,即利用翻译的方法进行外语教学。而翻译教学则以培养职业翻译能力为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从业技巧。
立体化翻译教学以传统翻译教学为基础,因此也应该以此为定位。本文主要针对第二个层次来讨论教学立体化问题,即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原因在于其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
下一篇:职工工资收入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