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4)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境保护规划等文件信息;
(2) 国家环境标准(基础标准、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规范)和有关的国外环境标准信息;
(3) 参与评价的主要环境因子;
(4) 国控点例行监测资料;
(5) 环境经济损益指标;
(6) 环评专家数据库;
(7) 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气、水、噪声预测模型)及相关技术参数;
(8) 相关软件和工具(污染源申报与统计软件);
(9) 自然与社会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2、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其他信息组成
(1)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综合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确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及相关标准、统计信息等。
(2)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专业信息
①国土资源信息
全国不同类型国土资源矿产资源信息等(含地图、电子地图)。
②水利信息
主要江河、湖泊、水库等水文、泥沙信息,水功能区划。
③国家经济统计信息
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等指标信息。
④气象信息
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主要城市污染气象等信息。
⑤国家海洋信息
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海洋(含海洋水文、海洋生物、海洋灾害、海洋测深等)信息。
⑥城市建设信息
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城市规划信息
⑦农业(含林业)发展信息
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土地利用改变、植树造林、迹地更新、生产林基地建设等发展信息
⑧科技信息
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各类科技信息
⑨其他工业、交通、旅游发展信息
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各类发展信息等
(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库设计思想
1、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2、栏目设置较为全面;
3、栏目信息分阶段逐步齐全;
4、需要设立研究项目的,建议以立项研究;
5、不同部门的数据无法直接提供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自行建设、维护,结果可与
基础数据库系统相连;
6、数据采取分布式为主导的异构式数据网络结构;
7、确定基础数据库的基本数据类型、数据量级估计,根据类型划分确定数据的不
同存储形式;
8、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建立数据表和索引表,给出数据字典。
9
、数据安全性的确定。
10、数据库设计响应时间。
11、确定各类数据的基本查询条件和访问方式,实现多条件查询数据。
(三) 基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利用方式不同,形成网络数据库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了数据共享和提高数据利用率,基础数据库系统按网络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