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专项治理程序与方法AB
时间:2025-05-08
时间:2025-05-08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小金库专项治理程序与办法
王彦福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主要内容(7项)
小金库的概念 小金库治理的范围 小金库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 对“小金库”问题进行惩处的方式 治理小金库的方法和切入点 治理小金库程序 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与危害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1 、基本概念 什么是“小金库”,如何认定“小金库”? “小金库”是民间俗语,反映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现象,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财政部组 织清理的“小钱柜”,八十年代开展税收财务物 价大检查时开始俗称“小金库”。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基本概念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2009]18号)(以下简称《意见》)的规定: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 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小金库的认定 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看资金和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从现实情况看,许多财政违法行 为,其性质等同于“小金库”。如在往来科目中列收列
支;超范围、超标准发放奖金、津贴;公款旅游;请客、送礼等,但只要在国家规定的会计账簿内真实、完整地
进行了登记、核算,就不能认定为“小金库”,只能按违反财政、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的问题依法进行处理。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2、小金库的范围
《意见》明确提出:“小金库”治理工作范围: 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小金库的范围
2009年以来“小金库”专项治理范围除了继续深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治理工作外,还包括依
法在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社会团体和公墓基金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3、“小金库”的表现形式
“小金库”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四大类: 一是隐匿收入设立“小金库”; 二是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 三是转移资产设立“小金库”; 四是其他形式设立“小金库”。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3.1“小金库”存在形态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金库”存在形态十分繁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态:
现金形态 银行存款形态 有价证券形态 固定资产形态 股权和债权形态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3.1.1现金形态
现金形态存放的“小金库”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
基本特点是:金额相对于银行存款较小,支配权一般掌握在个别部门或小部分利益团体手里,主 要用于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额外的福利。使用时 现金来、现金去,最为方便、快捷。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现金形态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为: 一是收入不入账,保险柜直接存放现金。 二是采用虚列支出的方法,套取现
金。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3.1.2银行存款形态
银行存款形态的“小金库”,是当前小金库的主要形态,金额往往较大,支配权层级相对现金形式来说一
般要高些,主要由单位或部门支配,部分挂靠于二级单位或关联单位,部分甚至以个人存款形式存在。
如:将收入存放在下属单位、学会、协会、工会等账户,将其成为私设“小金库”的“避风港”;
通过下属单位走账,将收入存放在账外单独设立的账户;通过收入转移、将资金直接存入个人账户,躲避
日常监管等等。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3.1.3有价证券形态
有价证券多为单位账外购买的国库券、债券、股票和购物卡等。
这类形态的“小金库”是在当前金融证券市场异常活跃的情况产生的一种新形式的“小金库”。
一般来源于公用闲置资金或其它“小金库”资金在违法理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而购物卡还可能 是下属单位或关联单位使用“小金库”资金购买 赠送的。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3.1.4固定资产形态
固定资产形式的“小金库”,多表现为设备、汽车、房屋等未在账面反映,为“小金库”的进一 步繁衍生息提供了基础,多与资产出租、处置收 入不入账等相关。
一部分是历史上形成的账外资产清理不彻底遗留下来的,也有利用特殊资源与其他单位合作获取 的,还有一部分用资金购买形成。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固定资产形态
固定资产来源途径大致有两类: 一是来源于改制过程中形成的账外资产; 二是利用职权以应收不收或放松管制为交易手段,让相关单位购买车辆、楼房等大宗物品等,挂靠 在外单位,在本单位不入账,表面上可能表现为 某种借用关系。
小金库政策、法规、治理方法
3.1.5股权和债权形态
这里的股权与债权主要是指单位或部门与关联单位之间股权、债权关系,不包括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这种股权、债权往往是 以一种契约或协议的形式出现,甚至是一种口头 …… 此处隐藏:77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下一篇:5S推行手册(0912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