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hglya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9)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Dahglya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② 可行性研究:这个阶段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上一个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是否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③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总体的要求;④软件设计: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把解法具体化,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这个关键问题;⑤编码和单元测试: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写出正确、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⑥综合测试: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⑦维护:维护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习题8
1. 选择题
CBCCD CDCDB DBABA ACDDA
2.填空题
(1)手工处理,文件系统,数据库
(2)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
(3)元组,属性(字段)
(4)域
(5)C/S,B/S
(6)10
(7)表
(8)文本
(9)表或查询
(10)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3. 简述题
(1)简述数据处理发展的各阶段及特点。
手工处理阶段
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在这个阶段,数据管理任务由程序设计人员负责。一组数据对应一个应用程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数据只为本程序所使用。程序与程序之间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手工阶段的特点是: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数据不保存,数据不能共享,没有数据管理软件。
文件系统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在文件阶段,程序和数据分开存储。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并被多次存取。程序通过文件名可以对数据文件进行操作。但是,数据文件是为了满足特定业务,服务于某一特定应用程序,数据和程序相互依赖,同一数据项可能重复出现在多个文件中。文件阶段存在数据共享性、独立性差,且冗余度大,管理和维护的代价也很大的特点。目前,文件系统仍然是一种较为广泛使用的数据管理方法。
数据库阶段
60年代后期至今,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和程序彼此独立,数据不再面向特定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了数据的共享,避免了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按一定的模型进行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的冗余;对数据库进行建立、管理有了专门的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
(2)简述数据库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下一篇:怎样自制火龙果小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