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计算机组成原理题库-期末试卷(9)及答案(3)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芯片,共需32片。芯片本身地址线占14位,所以采用位并联与地址串联相结合的方法来组成整个存储器,其组成逻辑框图如图B9.3,其中使用一片2 :4译码器。
(2)根据已知条件,CPU在1μs内至少需要访存一次,所以整个存储器的平均读/ 写周期与单个存储器片的读 / 写周期相差不多,应采用异步刷新比较合理。
对动态MOS存储器来讲,两次刷新的最大时间间隔是2μs。RAM芯片读/ 写周期为0.5μs, 假设16K ×1位的RAM芯片由128 × 128矩阵存储元构成,刷新时只对128行进行异步方式刷新,则刷新间隔为2m / 128 = 15.6μs,可取刷新信号周期15μs。
五. (9分)指令格式如下所示,OP为操作码字段,试分析指令格式的特点。 15 10 7 4 3 0
解:(1)双字长二地址指令,用于访问存储器。
(2)操作码字段OP为6位,可以指定26 = 64种操作。
(3)一个操作数在源寄存器(共16个),另一个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由基值寄存器 和位移量决定),所以是RS型指令。
六. (9分)CPU结构如图B9.1所示,其中有一个累加寄存器AC,一个状态条件寄存
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1) 标明图中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2) 简述指令从主存取到控制器的数据通路。
(3) 简述数据在运算器和主存之间进行存 / 取访问的数据通路。
图B9.1
解:
(1)a为数据缓冲寄存器 DR ,b为指令寄存器 IR ,c为主存地址寄存器AR,d为程序计
数器PC。
(2)主存 M →缓冲寄存器 DR →指令寄存器 IR →操作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