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吉林大学《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5)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法在高等学校中,有些研究活动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学术训练。下面不属于这种训练的目的的是 A. 发现新知 B. 掌握原理 C. 学习研究方法 D. 了解研究手段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苏丹红”等事件说明,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给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威胁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严重损害公众切身利益。如何防范科技成果的不当应用 A. 加强道德自律意识 B. 增强社会责任感C. 加大惩处力度 D. 以上全部对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采取措施,教育为本、正本清源、回归科学,制止科学道德与学风蜕变趋势的发展,努力让学术风气回归到科学的轨道。作为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的保障的是 A. 教育 B. 制度C. 监督 D. 惩防结合、标本兼治
署名问题关乎学风建设,署名者要对其成果承担以下哪些责任 A. 学术责任 B. 道义责任 C. 法律责任 D. 以上全部学术界一般认为,在涉及到人的科研活动中要遵守学界公认的四项基本的伦理原则。下列不属于这四项基本原则的是 A. 尊重原则 B. 独立原则 C. 不伤害原则 D. 公正原则克隆人会引发人类尊严和家庭伦理问题,遗传检测引发的隐私保密问题,对基因增强的研究会引发“扮演上帝”的问题,而对转基因食品与农作物的研究则会引发人群健康和生态安全问题。这些由于科学研究而引发的问题属于科学道德中的 A. 生命科学和医学伦理问题 B. 信息技术伦理问题 C. 是生态与环境伦理问题 D. 纳米技术伦理问题关键词是指研究成果中起关键作用、最能代表成果中心内容特征的词或词组。关键词的选取也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下列符合该规范的是 A. 有代表性 B. 有专指性 C. 可检索性 D. 以上全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实际中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分别,而只能从理论上对二者进行界定。下列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A. 人的固 B. 人的精神 C. 人的情感和价值 D. 人类社会任鸿隽先生于1916 年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科学精神的概念“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美国著名学者莱科维茨将科学精神概括为激情(enthusiasm)、创造性和诚信三个方面。可见,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下列不属于科学精神的内涵的是 A. 求真精神 B. 理性的怀疑精神 C. 民主精神 D. 激情状态44. 国际科学界形成了一系列科研伦理准则规范和评价标准,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 ) A. 《赫尔辛基宣言》 B. 《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2)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及 A. 《高等教育法》 B. 《著作权法》 C. 《专利法》 D. 《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2011年8月26日,曾研究出“人耳鼠”的曹谊林博士再次公开几只经重复验证的“人耳鼠”,力证自己学术无造假。近年来,有关“人兽杂交”的秘密科学研究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研究行为均为文明社会所不齿,也突破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能接受的道德底线。这种行为败坏了 A. 学界的学风 B. 科研的求真务实性 C. 科研的伦理底线 D. 学界公认的学术规范2014/10/20 21:10:21刺猬学术评价是同行专家或学术机构对评价对象符合特定学术标准的程度做出权威判断的学术活动。下列不属于学术评价的是 A. 学术贡献评估 B. 学术水平评估 C. 学风评估 D. 学术成果鉴定21:11:04刺猬2014/10/20 21:11:04刺猬根据《吉林大学研究生违反学术规范行为处理办法》,下列不属于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的是 A. 涂改个人学术证明材料 B. 剽窃他人学术成果C. 购买或由他人代写学术、学位论文 D. 窃取国家机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当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科技界以及全社会得到充分弘扬。下列属于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的是 A. 尊重精神的价值 B. 包容精神 C. 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