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怎样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教育随笔:怎样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教育随笔:怎样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
好作文大多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我们经常听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也知道曹雪芹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写出了《红楼梦》这样的巨著。与其靠老师给学生改作文,不如让学生自己学会修改作文。那么,到底要怎么改自己的作文呢?
第一,看选材。
看选材是否合乎作文话题。
每一篇作文都有一个核心话题,要么出题者直接给出话题,要么从文题中捕捉到话题。如命题作文:“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话题便是“春天”;“亲情永不下岗”,话题是“亲情”。半命题作文的话题往往与你所填的内容有关,如:“在充满 的日子里”,如果填“艰辛”,那么话题就是“艰辛”;如果填“幸福”,那么“幸福”就是话题。“留点 给自己”,如果填“自信”,“自信”就是话题;如果填“勇敢”,那么话题便是“勇敢”。
看选材是否典型。
材料的典型性关键体现在能为中心服务。但要注意,如果文章需要选几则材料,得考虑这几则材料是否能从不角度来表现主题。比如以“文明湖北,可爱家乡”为话题,有的同学选的全是班上的好人好事。像这样只选同一个领域(班级内)同一类人物(学生)的材料只可以突出“文明班级”,用来表现“文明湖北”则显得力量不够。如果能选几则不同县市、不同行业的感动中国的湖北籍人物,岂不更有说服力?
看选材是否详略得当。
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必须详写。同样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一般详写两三个就行。若只详写一个往往缺乏说服力;详写太多有累赘之感。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最初写了很多人很多事,后来大胆删减,只留下三则材料,一样能突出主题。(当然,如果是写事的文章,可能只需写清那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但要注意重点情节,或者说最能突出主题的情节要详写。)此外,我们尽量也略写几件事,这样详写与略写相结合,能起到以点带面,全面表现中心的作用。
二 ,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