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4)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这两首诗都写于旅途之中,但情感却全然不同,请作简要阐述。
9.请从对情感表达作用的角度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
七、对比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①,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张孝祥《观月记》注:①阆(là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瑶台,传说在昆仑山上,以五色玉为台基。广寒宫,即月宫。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相与
..步于中庭相与:(_____)②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望:(_____)
③尽却.童隶而登焉却:(_____)④虽未尝
..身至其地未尝:(_____)
11.两文中“月”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结合原文语句简单说明。
12.甲乙两文写月色时采用了哪些相同的的艺术手法?
八、现代文阅读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就
试卷第4页,总8页
上一篇:常用单位换算表
下一篇:第七章导游员的服务技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