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7)

时间:2025-04-27

因大部分彼此不熟大都是面面相觑,可能是希望在对方的脸上读出其物理成绩,终于有个本地的同学(我们班有一大半的同学是外地的)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见此同学站起来,老师满意的点点头,问道:“你的成绩多少?” 同学答道:“97”

老师又问:“那其他同学有没有比他更高的?有的话,可以站起来。” 只见此时班内同学兀然放松了很多,一下子站起了八九个同学,老师一问成绩,不是98就是99(当时小编因不是很想当物理课代表,没有舍得站起来,小编中考物理满分,自信是最高的)。而就是这么一批学生,在上高中以后的第一次物理月考,全班竟只有四人及格,而高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可能确实题出得难了一点,满分150分,全年级的平均分居然不到60。此例虽发生在外地,相对北京虽有点夸张,但是如果我们看看北京大部分中学的情况,上面的例子可以说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不过此时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了,中考大家普遍都考得那么牛,为什么有人到了高中物理就牛不起来了呢?这时我们又不得不回到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初高中物理的差别,不过这里我们还是先放一放,可以先聊聊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小编在负责物理联赛事宜时曾有幸和几位物理界大牛一起过饭,稍稍讨教了一下,记得有次和南京大学物理系资深教授的马光群老师一起吃饭,聊聊就聊到了物理学习的问题上了,当时我问到马教授:“马老师,你觉得什么样的能够把物理学好?”

“那你觉得学物理的是不是一定要很聪明?”马教授反问了我一句。

“我觉得一定要很聪明!”我的回答很爽快,不过很期待马教授的见地。 马教授听我说完,笑着摇摇头,“能学好物理的人不一定要很聪明,不过一定要单纯、简单。”

马教授的回答一下子就挑起了我的兴趣,紧接着我有问了很多的问题,那次聊天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也让小编对物理的学习多了几分深入的了解。事后细细回味一下马教授的话,重新再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大概多了点浅薄的认识。物理的学习简单概括起来分为两个层面的学习,一是知识层面,一是思维层面,下面我来详细的解释一下。

知识层面

物理和数学的相似之处都是要和数打交道,不同之处,数学的数往往是抽象的,而物理的数需要回归到其本身的物理含义上。回顾我们初中的学习,我们首先学的是一个又一个物理量,再看我们高中物理的学习,我们又发现,好像在学习重复的东西,不过对其内涵的要求更深了,如果各位的感觉是这样的,那么说明已经开始有点上道了。

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非常注重对概念的精准理解,而且学得越深,这种精准的理解要求越高,比如说初中学路程,到高中学位移,位移的概念比初中的路程的概念只是多了一个方向,若同学偷懒觉得高中的位移不就是初中的路程,结果出现的问题就是在实际进行计算的时候,对方向非常不敏感,或者对方向的定义总是在混在了一起,看似简单的问题,结果做的满是漏洞。

“路程”和“位移”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刚刚上高中的同学们很多人都在被v、平均v、瞬时v,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加速等概念困扰着。我们可以看一下,速度在初中被定义为“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而到了高中,速度的定义为“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细细品一下,初中的那个定义的主干为“速度是路程”,与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