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的肥胖青少年对自己感到不满意(2)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中山大学公益政策与法研究所·广东省绿瘦慈善基金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进行体重管理,多进行有氧活动,保持中等强度或者高强度的运动,同时还要对肥胖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
广州市政府重大决策专家方芗教授从通过对比中外和古今青少年的饮食方式发现,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对青少年影响巨大。她认为,中国青少年肥胖问题,其实跟他们现在的饮食习惯,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注重养生的饮食习惯发生断裂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城市青少年摄入大量的脂肪、高糖份、高热量的产品,农村的青少年吃更多的垃圾食品。她指出青少年肥胖除了带来心理问题外,其实还是社会阶层体现的一个特征,成功控制体重的阶层肥胖问题并不严重。
随后,调研组长中山大学传播与医学院双聘副教授周如南公布并解读了《全国青少年体重管理调研蓝皮书》。周如南介绍说,调研得到中国疾控中心政策与健康传播中心、中国医学人类学会的指导,针对中国10个一、二线城市300个超重及肥胖青少年进行了深度访谈调研,结合有关部门权威数据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分析,形成了首份全国青少年体重管理报告。
周如南特别指出,受肥胖影响,近半数青少年身体机能下降,心理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尤其表现在自信心受打击对自我产生不满。调查中有一位广州的重点中学女生甚至还出现过轻生的念头。其次,也有个别家长反馈孩子越胖注意力越难集中,持续肥胖或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或者智力发育。
周如南总结说,青少年肥胖问题不只是个人或是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从家庭、学校、企业、媒体等多个层面入手,努力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饮食、热爱运动的大环境,培养孩子对健康的重视,鼓励他们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圆桌热烈讨论,十大共识明确未来方向
在圆桌论坛上,中国疾控中心(CDC)政策研究与健康传播中心助理研究员袁雁飞,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编审教授庄弼,广州市社会组织学院副理事长、广州市社会组织学院副理事长郭媛,绿瘦基金会会长MissWang,中山大学传播与医学院双聘副教授周如南,营养学专家闫凤,资深媒体人李海华等嘉宾积极献言献策,积极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庄弼通过政策和一些实际操作案例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广东省很早就注意到了青少年的肥胖问题,并发布了相关文件要求特别针对青少年开展体育活动,整体推进效果良好,十几年来,广东青少年学生超重的比例是9%左右,远低于美国的1/3。2009年,庄弼跟进了一个初中的40多个肥胖学生的健康监测,从饮食到运动都进行了控制,一个星期后每个学生平均减了2公斤,但结果却因为周末回家的原因,导致情况反复。原来是家长心疼小孩,怕饿坏,周末去吃高热量食品。因为,他认为,家长的支持十分重要。
闫凤在讨论时指出,青少年肥胖问题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都至关重要,营养是环境最大的一个因素,除了饮食不均衡,能量过剩、挑食、偏食、维生素d低下也会导致肥胖。她亦认同体重控制需要社会的环境营造、家庭的参与和学校的支持。
第 2 页
上一篇:创业项目融资的N种方法
下一篇:2 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