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现代汉语及古代汉(5)

时间:2025-07-13

5/82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⑧三十辐.,共一毂.

。(职屋合韵,这是老子的特点。)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盲爽狂妨,阳部,聋,东部,东阳合韵。)《老子》⑩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铎部)《庄子·秋水》(4)“叶韵”

①语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诗经》的韵脚,到了后代,念起来就不和谐了。这个问题远在六朝的时候就产生了。当时的人,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于是认为某字该改读某音,这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xié,同“协”,就是和谐的意思。)

②到了宋代,有的人更全面采用“叶音”的办法来说明《诗经》的用韵。例如朱熹在注《关睢》第四章时说:“采,叶此礼反;友,叶羽已反。”用浅显的话来说,朱熹的意思就是:在这里“采”要读作“妻”字的上声,“友”要念作“以”字的声音。即诗人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照这样字音随着上下文变化,所规定的“叶音”是随意的,不规则的。这种错误,在於他们没有看到语言发展的事实,不知道古今的语音并不相同。清代古音学兴起以后,叶音说早已受到彻底批判,但是直到现在仍有人错误地沿用叶音说。

③在阅读古诗时,要了解古今语音是不同的,最好能有一些音韵学知识;但是在朗诵古代的诗歌韵文时,完全可以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朗诵。人们不可能用古音来念古代的诗歌韵文,也没有必要;更不能采用前人那种改读韵脚的办法(即叶音),因为那是不科学的。

二、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一)双声叠韵

1.定义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高级)《现代汉语及古代汉(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