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的比较(4)
发布时间:2021-06-11
发布时间:2021-06-11
近代中国各阶级各种救国措施和方案,极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后市的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国家领土、主权、司法等开始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不再独立自主,中国门户被打开了。外国侵略者依靠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开始在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农副产品,使中国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清政府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体制被打破。从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到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经历了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四个阶段。 从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洋务派宣称,由封建统治者进行某些枝节的改革就可以臻中国于富强。维新派认为,中国的富强有赖于根本的改造,但这种改造不必采取暴力革命的手段。
革命派坚信,只有推翻封建统治,才能改造中国,挽救中国的危亡。紧迫的民族危机要求人们对不同方案迅速作出抉择,不断地抛弃被实践证明失效的旧方案,接受、试验新方案。政治潮流于是一浪高过一浪,飞快地向前发展。
一.睁眼看世界
受到鸦片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他们通过收集,翻译,传录的外国报刊,书籍,地图以及战争中审问英军俘虏和向外国商人传教士等直接询问来获取世界知识。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四国志》(亦称《四洲志》),使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世界是这么大,这么多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等。
另一说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魏源,魏源即是受林则徐的嘱托,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增补为《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并结合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御外侮。
二.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激化了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洪秀全揭竿而起发动了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对挂架出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后期,洪仁轩颁布了《资政新篇》,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都作出了改革。《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作为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所提出的治理朝政纲领而忽略了这一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就注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了一场由地主阶级统治内部的洋务派一系列自救活动,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因为它具有封建性,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等缺陷限制了它的发展,所以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亡国灭种的威胁迫使中国人去寻找救亡之路,探求新的救国方案。于是,由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兴起了。运动的实质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