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13)

发布时间:2021-06-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1)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由于华南虎是肉食性动物,而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营养级低,所以生存优势强。(2)大熊猫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是化学信息。(3)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属于同一物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减小环境阻力,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提高种群密度。 答案 (1)所处的营养级低,属于第二营养级 (2)化学信息(3)基因交流 (4)环境容纳量

考向借鉴——他山之石

7.(2009·上海理综卷)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

解析 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所以A、C、D都是“牧童经济”,而B不是。

答案 B

8.(2010·上海综合,16)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解析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到新地区,可能会因为其缺少天敌,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构成危害,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避免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物种造成不良影响,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属于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 B

第6讲生态环境的保护(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