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书(2)
时间:2025-04-06
时间:2025-04-06
一、基本情况
二、研究目标、设计方案
酒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用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法止痒,不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洗涂。口服 抗组胺药物,应合用谷维素,复合维生素 B 族。局部治疗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溶液、涂膜剂, 皮损苔藓样变显著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霜剂封包。播散性患者可用静脉封闭疗法,物理治疗 方面可酌情选用紫外线治疗、磁疗、矿泉浴、氦氖激光皮损或穴位照射,二氧化碳激光扩散光束 局部理疗照射,或烧灼治疗,液氮冷冻疗法,浅层 X 线照射,放射性核素32
磷、90 锶局部敷贴疗
法。但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不仅会产生药物依赖性,而且容易引起局部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多 毛、感染等副作用。故其治疗应在中医中药、针灸或中西医结合领域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可靠的 治疗手段。 本病
因其皮损如牛项之皮,中医称为“牛皮癣” ,又因其好发于颈部,称为“摄领疮” 、“ 钮 扣 风” ,如云: “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是衣领楷所作,故名摄领疮 也。 ”有的因其顽固难治 ,叫“顽癣” 。隋 代《 诸病 源候 论〃摄 领疮 候》 根据 病发 部 位,首 次提出了“摄领疮”病名。宋代《圣济总 录〃诸癣疮》则提出“牛皮癣”病名 。明 代《外 科 正 宗〃顽癣 》从 其外 观 形态 又作 了进 一步 描 述: “牛 皮癣 如 牛项之皮,顽硬且坚,抓之 如朽木。 ”清代《外科大成》和《医宗金鉴 》不仅对本病症状有了进一步描述,而 且 指 出 其病 因 不 外 风热湿虫 四者,治疗上主张内 外结合,并制定了一 些内服外涂的方药, 至 今 仍有 一 定 的 治疗价值。 在病因病机方面,祖国医学任为,情志不遂,风邪侵扰,以致营血失和,经脉失疏为其 主要病因病机特点,情志内伤,风邪侵扰是本病的诱发因素,营血失和,经脉失疏为本病 病机特点。治疗则以辩证论治为主。综合众多医家报道,目前中医针灸辩证论治神经性皮炎,方 法多样,显示了祖国医学在此领域的优势,但是,综合分析各家报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诊疗 标准不尽统一,甚至有的欠准确,欠客观定量化,有许多仍为定性的描述,以至于众多治法孰忧 孰劣无法比较,难于判定,更不便推广使用.特别是有关中医针灸治疗本病的基础研究甚少。因 此,充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制定和采取严格、客观的诊疗标准,规范、优选治疗手段,进 行系统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乃是今后研究本病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 (1)基于科学规范的科研设计,并进行临床研究,对于全面、合理、客观地评价神经性皮 炎的各种治疗方法,明确其疗效和安全性势在必行;神经性皮炎是青壮年常见病和难治病,目前 国内外还没有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 (2)为神经性皮炎提供一种客观有效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可弥补目前治疗的空白; (3)我们以往的初步临床观察表明,采用杨氏贴棉灸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较满意的疗效。 但该技术尚需进一步规范、完善。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进一步规范杨氏贴棉灸的操作规程,并采用现代医学研究的科研设计原 理和方法,对其临床安全性、有效性、适应症、禁忌症等问题进行全面的、规范的、客观研究和 评价。 系统完善该种治疗方法, 并确定其临床疗效, 使其成为一种成熟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方法, 向社会推广。
3、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设计方案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1 病例的选择 遵照 200
2 年 6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孙传兴主编的第二版《临床疾病诊断 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拟定的神经性皮炎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并参考 1994 年 6 月 28 日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该病的诊断及 分型方法[2]特制定标准如下: ①诊断标准: A.临床上分类: (一) 。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1.好发于颈、肘、骶、眼睑处。 2.开始先觉局部瘙痒,后出现群集粟粒至米粒大扁平丘疹,表现光滑发亮,丘疹呈淡褐色, 久之发展成苔藓样斑块。 (二) 。播散性神经性皮炎 皮疹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相似,但分布广泛,好发于头、肘窝、腰等处。 B.瘙痒剧烈,夜间尤甚, C.慢性病程,愈后易复发。 D.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可伴有轻度海绵形成。真皮部毛细 血管增生,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或可见真皮成纤维细胞增生,呈纤维化。 3.1.1.2 中医辨证分型 本病主因七情内伤,风邪侵扰,以致营血失活,经脉失疏所致。综合临床见证分为以下 几种: ① 风邪蕴阻证:皮损初起为丘疹,迅速融合为红色斑片,高出皮肤,大小不等, 表面粗糙,可见抓痕及血痂,自觉瘙痒。兼见口干渴饮,心烦不宁,睡眠差,舌质 红,苔薄黄,脉滑数。 ② 血热生风证:皮损浸润肥厚,状如牛领之皮,剧痒,数年不愈。 ③ 虚生风证:久病皮损不退,日渐加重,以致局部皮肤肥厚,表面干燥有鳞屑, 剧痒,舌质淡,苔薄,脉细。 主编:张信江,张合恩 《实用皮肤性病治疗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 年 6 月 1 日 第一版
3.1.1.1 西医诊断标准与分型
3.1.1.3 试验病例标准 (1).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均可作为试验病 …… 此处隐藏:497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