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物理总复习提纲全册_北师大版(14)

时间:2025-04-19

20、熟记的电压值: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 ① 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 变阻器。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 第十二章、欧姆定律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 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2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23、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4、电阻(R)的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25、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6、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利用改变它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应用收音机调节音量的电位器,就是一个滑动变阻器。 ⑤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 至最大的地方。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I =U/R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

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

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④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⑤ 分压作用:U1:U2=R1:R2 ; 6.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

电压)

③电阻:1/R=1/ R1+ 1/ R2(总电阻的倒

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n

④分流作用:I1:I2=R2:R1;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物理总复习提纲全册_北师大版(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