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6)

时间:2025-07-09

法出现过反革命复辟,德、日、意出现过法西斯统治)。 "邓小平这一论断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苏东剧变典型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的曲折性,这一“代替”是有条件的,即“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

(二)、苏联东欧剧变打破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世界格局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因素增加了。苏东剧变后,原来以亲美或亲苏为标志的“简明化”的国际关系格局变得复杂起来。在冷战掩盖下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诸如西西矛盾加剧、南北差距拉大、地区热点发生转移并增多、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升级等等。最值得关注的则是“多极化”与“单极化”的较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谋求建立独家支配和主宰的“单极世界”,成为美国日益显露的战略追求。然而,经过2001年“9 " 11”恐怖袭击和阿富汗战争、2002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指出,美国“先发制人”的新战略最大的失误在于过分迷信和依赖于武力,而世界力量格局已成“三维”棋盘:第一层是军事力量,美国“一超”;第二层是经济力量,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已成多极;第三层为跨国力量,形态更加复杂。美国目前几乎只关注棋盘顶部的军事力量,忘记了自己只是“三维”棋盘中的“一维”棋手:当你在三维空间中做游戏,如果只关注国家之间军事力量的对比,而不注意其他两个层面以及悦个层面之间的纵向联系,你肯定会成为输家。”

(三)、苏联东欧剧变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遭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但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并不就是死潮,它的困境并不就是绝境。苏东剧变在给社会主义带来新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剧变,使苏联东欧一整块社会主义阵地丧失殆尽。但是,世界上的敌对势力消化苏东剧变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和矛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为存留下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等,通过吸取苏东剧变的教训.各自总结本国社会主义历程中的得失成败,与时俱进,致力于改革和革新,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人,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也在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共产党人在遭受挫折之后,也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西方社会民主党人起初对苏联东欧剧变持幸灾乐祸的态度,但是,它很快也开始进行反思。

(四)、苏东剧变给这一地区带来社会的动荡与分化、国家的分裂与重组。苏东地区原有的9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变成了27个至少在价值取向上已不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在经济上,它们逐步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转轨的过程中,所有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严重衰退,先后走过了混乱滑坡一谷底一回升的历程。在政治上,它们逐步向多党制的、以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式议会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转型在其初期是以疾风暴雨的形式展开的。多党制的、以三权分立、议会民主、民族分离等一时间主导社会思潮,社会政治领域的冲突异常激烈。目前,这些国家向资本主义民主制的转变已基本完成,政治多元化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已通过宪法和法律得到贯彻。但是,按照宪法规定实施真正的民主体制还将有一个过程。同时,由剧变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加剧;贪污腐败比比皆是;人们的政治热情趋于冷淡,政府的政治威信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等也日益令人担忧。

苏东剧变表明,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的体制是从苏联过来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防止苏联东欧的悲剧在我国重演,就应该从苏东剧变中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认真解决体制方面的问题,消除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

总之,十余年过去了,原苏东地区最为剧烈动荡的阶段已经结束,大多数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框架已初具规模,但转型过程还没有最后终结,影响这一地区经济、政治走向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对于这一地区的各个国家来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将是极为关

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